时间:2021/10/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江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1.html

?

网络我的故乡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把我带回魂牵梦萦的故乡。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东方红原名小清河镇。王震将军做农垦部长的时候,为转业军人军垦戍边去小清河镇视察,早晨起来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王震将军即兴发挥,就叫东方红林业局吧,从此一批批转业军人在这里扎根。我父亲是转业军人,母亲是支边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开发北大荒。我出生在东方红林业局河口一队,六七岁的时候,举家随整个一队迁移至永幸林场。我的记忆基本从永幸林场开始的,这里有我快乐的童年懵懂的青少年时代。林场在群山的怀抱中,一排排红砖红瓦的房子,从半山腰自上而下依山而建。每户都有一个,用木棍围起来的园帐子,烟囱里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我家就在两座山的底部,抬眼就是大山。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下过雨的天空,雨后的天空蔚蓝如洗,只有几朵淡淡的白云浮在山上。我时常手扶园帐子,眺望云间的大山,云雾缭绕中苍翠挺拔的树木,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如诗如画。山是神秘而诱人的,是大人们工作的地方,山里五颜六色的花很多,然而我最想看到的是西红柿,黄瓜花,哪怕是西葫芦花也会让我遐想连篇(因为缺少蔬菜)。山是聚宝盆,是孩子们最渴望最想去的地方。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冰凌花仙子送来了细长的山韭菜,扁宽的山葱,娇小稚嫩的山菠菜,是我们饭桌上清新可口的菜肴。夏的翠绿生出了榆黄蘑,针蘑,冻蘑又是不可多得的山珍。秋的金黄中,野葡萄.托盘.狗枣子.松子榛子……都是美食。而换上银装的冬天,则是孩子们肆意玩耍的季节,爬犁冰嘎,堆雪人打雪仗必不可少。但那时候,我是最不喜欢冬季,因为每日三餐都是白菜萝卜,倒是有猪大油的菜汤让我非常喜欢,兑上开水美滋滋地喝得一口不剩。当然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学校,山底下一长排红色的砖瓦房,隔出来许多教室,每一个教室里是一个年级朗朗的读书声,教室前面的大操场上,充满了孩子们嬉闹追打的欢笑声。那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从操场前流过。学校后面的场部,是林场的政治文化娱乐中心,花坛里一只水泥的老虎雕塑栩栩如生。电影院里《少林寺》武僧习武时的哈.哈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我特别喜欢《霍元甲》里的日本浪人柳生静云,长发中间扎一小辫,手持长箫音律悠长深远,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林场每年的篮球赛,在影院后面的篮球场举行,大人小孩都会搬着凳子观战,至于谁赢谁输并不重要,只要人来人往,你追我赶看着热闹就行了。林场唯一的商店,在半山腰上,在那个商品匮乏的年代,那点仅有的商品,也是凭票购买的,什么粮票布票糖票……妈妈把这些五花八门的票小心翼翼收藏起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的。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吃带鱼,我馋的直流口水,正好有点感冒,妈妈倒了一杯开水,给我夹上体温表,转身去忙别的事。我拿下来体温表,放到开水杯里沾一下再夹上,妈妈回来看到体温表是40度,要带我去打针。我说没事不用打针,妈妈说那你想吃点什么,我说吃点带鱼就好了,于是妈妈托人从外地买了一点点带鱼,我偷着乐吃的时候是津津有味。那时候林场是用发电机发电,屋子里昏黄的灯光下,妈妈缝补衣服的身影很长。因为九点停电,所以感觉夜很长,宁静的夏夜就连聒噪的蛙鸣都是那么亲切。本是凄清的月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我的单人床上,显得格外耀眼。我总是在想,如果有一天能每顿吃上白馒头,长期有电该多好啊。场部前面,一条东西沙子路通向远方,但我没看见多少汽车从这里经过,我也没出过几次远门。在我的印象里,去过一次东方红二姨家,一次奇原林场姥姥家。还有一次是几个同学一起,偷偷爬上一辆刚卸完沙子的翻斗车上,把我们拉到50公里外的饶河县,一个跟前苏联隔江相望的边境小城。我们几个孩子在县城里,东走走西逛逛,好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在乌苏里江边驻足还见到了“老毛子”。身上仅有的一元钱,给自己买了两卷八分钱一卷的山楂片,给爸爸买了一盒如意牌香烟。那种烟有很浓的香味,感动的来接我们的爸爸,破天荒地没有训我,至少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十六岁,回祖籍山东广饶花官乡来家村。上完初中高中,工作娶妻生子一晃三十年,竟然没有学会广饶话。山东人说我是东北人,弄得我内心深处一点归属感也没有。年我带着女儿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东方红林业局永幸林场,林场的夜晚还是那么宁静,女儿望着苍穹说,爸爸这里的月亮比我们那里亮。我回了一句月是故乡明。发小同学,都说我一口山东腔,有时候我也很茫然,我是哪里人?要到哪里去,难道我只是漂泊的船。好在发小同学小兵,香蒲,岩丽王强的一路陪同,让我感到一如从前的亲切,饶河乌苏里江边,珍宝岛上,虎头要塞都留下我的足迹。日久经年,岁月更迭,别人说你是哪里人不重要,家还是家故乡还是故乡。无论你身在哪里,故乡永远是牵绊一个人一生的地方,让人眷念。

编辑

李秀红

来延波,70后,爱好唱歌、跑步、穿越、写写随笔。

_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_

随风·缘聚缘散

孙武湖畔.扬风吹柳

追梦的少年——致张清悦同学

九仙山七米沟游记

攀登莱州悬鹰顶

流年日深

编委会组成人员

《孙武湖畔》是由广饶县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公众平台。平台宗旨: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编委会组成人员:

顾问:李业陶李笃谦

主编:李秀华张德国

执行主编:牟金丽

执行副主编:尹桂宁

编辑:韩丽许慕楚李秀红韩春梅

征稿启事

一、征稿要求:体裁以小说、散文、随笔、诗词、诗歌为主,小说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字,散文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字,单首诗歌一般不超过30行。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

投稿作品须为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孙武湖畔》接受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投稿并择优予以展示。

二、投稿方式:投稿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sunwuhupan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dl/121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