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山遗址位于饶河县城东南的乌苏里江岸边。小南山属完达山的余脉,是一座整体呈鲸鱼形的孤立小山,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南端陡峻,北端低缓,最高处海拔米,高出江面60米。年,小南山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南山遗址的考古发现最早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年进行首次发掘;年在小南山最高点修建瞭望塔时发现的墓葬,随葬品中出土的大量玉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本次发掘以早期遗存为主,为距今大约年前后大规模的史前墓地。墓葬以上封积石、下凿基岩为特点,墓葬内随葬玉器、石器等。随葬的玉器类型主要有匕形器、弯条形器、管、珠、璧、环、锛和斧等,这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批玉器。从材质上看主要为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玉质。从制作工艺上看,具有非常明显的在我国史前早期流行的砂绳切割的技术特征。在年“第二届黑龙江流域考古学术讨论会”召开期间,著名考古学家、吉林大学资深教授林沄先生,吉林大学赵宾福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乔梁研究员等学者对小南山遗址的发现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小南山遗址早期遗存是目前在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林沄先生认为小南山遗址是“中华玉文化灿烂之光”的高度评价。 小南山遗址新石器早期大规模墓地的发现证明黑龙江地区的先民们依靠狩猎采集社会的数万年积淀,在一万年前后实现了不同于农业社会形式的定居模式和复杂社会的形成,对理解黑龙江地区史前社会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玉器是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基本物化特征之一,小南山遗址大量玉器的发现和新的年代判定,为我国玉器文化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对解读黑龙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贡献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次发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多家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地层堆积中多碎石无法使用传统勘探技术的情况下,与国内顶尖考古物探团队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尝试,取得的初步成果说明在小南山遗址开展此类大规模物探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解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材质和提供科学保护依据,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合作通过X荧光射线、拉曼光谱、远红外技术对出土玉器材质和保存环境进行检测。为深入研究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的制作特点,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专家合作对玉器制作工艺进行微痕迹研究。 通过此次发掘,不仅对我省乃至整个黑龙江流域的史前早期社会的形成和演进特点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省开展此类遗址的考古和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来源:省考古研究所 制作:省文化信息中心杜乐 审核:省文化信息中心杨晓蕾 长按指纹 一键白癫风初期表现白癜风用什么药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