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活动 公告 美文 投票 微·党课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 6.底线思维—防患未然 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积极主动应对,趋利避害,有守有为,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度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底线思维意味着要树立问题意识、危机意识、效果意识和边界意识,遇事从容应对,牢牢掌握主动权。从坏处准备,才能筑牢防线,解除后顾之忧,因为底线失守意味着满盘皆输。但底线思维又不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思维方法,守住底线只是底线思维的起点。守住底线,把危险和危机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其目标在于推动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达到最好的结果。这说明,底线思维蕴含着积极有为的态度,要求人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方法,推动目标尽快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在运用底线思维思考我国的改革发展:在方向道路问题上,他强调头脑必须清醒,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他强调“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他强调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在管党治党上,他强调要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党员干部对法纪制度要时刻怀有敬畏之心,做到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对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而言,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底线思维要求领导干部思想要清醒、态度要坚决、行动要果断,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的统一。“定位”就是要了解全局,设定最低目标,找准底线;“定标”就是要量力而行,确定可能的最优目标;“定法”就是要发军主观能动性,采用恰当的方法,从底线通达顶线,努力争取最大成功可能。 饶河农场头部白癜风图片白癜风早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