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受沙漠之狐邀请,我作为活动领队,为这篇回忆录作一个序言。 大余山-石屋山-五龙山穿越确实蛮辛苦的,连续两天的负重,从早到晚。然后深一脚浅一脚的,步步小心,时时还要柴刀向前。所以沙漠之狐之前请我校正,欲改题目“残酷”两字,不过想想还是未动。不仅题目未动,整篇游记也只字未动。沙漠之狐的文笔不一定很好,但可贵在真实,不虚伪、不做作、不娇揉,人们从中可以了解户外和驴友,体尝他们的原汁原味。 不户外的人,甚至许多老户外也奇怪我们——基本没有风景、容易中暑脱水、陡峭滑跌、虫蛇侵扰,你们为何还把这些“野山”奉为宗旨,情有独钟并经年坚持呢?我的回答两个字:感情。家里的山水养育了我们,家里的山水给了我们快乐童年,深入家乡山水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十年磨一剑,在无向导、无导航、不走回头路条件下,俱乐部基本完成了婺源30座千米以上山峰,完成了景德镇70座五百米以上山峰的穿越,拥有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能力。现在,这种经验和能力又成了踮脚石,或敲门砖,我们用来敲开了景德镇古道调查的大门,迈入了景德镇千年瓷茶文化的殿堂。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宛若天成。深入家乡山水就是这么巧妙,如有神助般的,与家乡生态,与家乡文化,与家乡振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见文如见人,作者沙漠之狐与他写的文章一样,热情、琐碎、较真、直率,不藏不掖,穷究对错,认准的道理坚决走到“黑”。我在这里对他文中的疑问作一个解答。即那天晚上为什么非要走到那么晚?如下:1.那时全凭指南针、手绘图,加上我领队本事还不到位,判断上决断上亦会出问题。2.当时决断的基础一是为了水源,二是考虑第二天的行程,担心完不成全程的既定任务。3.当时基本无异议,或个别异议很快也消失,是大家尊重领队权威,但我还是应该再细心一点,观察一下最弱者的承受力。4.根据手绘图,原估计9点左右可以下到岭口的。计算不精准,加上那段路灌草覆盖,异常难行,又地形复杂,山脊难寻,导致扎营的时间地点一拖再拖。5.那时5月份,白天野穿太热,晚上觉得凉快,反正有头灯,不觉得风险额外增加很多。 不啰嗦了,大家一睹为快吧。看看野山穿越到底怎么回事,看看驴友们的眼睛为何血丝成网,然后再想想,这帮人是真有病呢,还是真有趣呢? 最后强调一句,我们俱乐部从不主动拉人,都是别人慕名追求我们! 序言为本次野穿领队二两一歌所作,下面便由本篇作者沙漠之狐带我们一起进入这次奇妙之旅!大余山-石屋山-五龙山残酷大穿越这篇五龙山残酷穿越一共分了三次完成,第一次是年穿越回来后开了一个头,于是就束之高阁。第二次是年回味起来又写了一半,感觉后面记忆有些模糊,于是把上半部分发表了以后就作罢。这次应二两领队的要求,我正好得以文字的形式来完成这段难忘的经历。 对于本次野穿的难度以及强度的预计都没有想到这么大,我个人认为已经远远超过了独,过,坳三尖穿越。第一天从早上7.20开始走到凌晨24:00多,重装近17个小时,并且其中有8个多小时是属于无路强穿,有5个多小时是夜穿,无论对体能还是精神上都是严重的考验;第二天8点开始直到晚上9点30下山,两天共计28小时重装穿越,加上2天共计睡眠时间不足7个小时,艰难程度用残酷来形容绝不为过! 这次野穿带了一个外挂:“华哥”,华哥在我们朋友圈里面登山体能是最充沛的,以前跟我们朋友群出去登山总是热心的帮助他人,我认为他是完全能够应对这次野穿的合适人选。但事实证明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此次活动的艰难,在连续走了14个小时左右,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开始埋怨起来:“这哪里是人走的地方,又没路,太危险了,早知道如此我绝对不会来。”说实在的,当时我听到他这些话的确有些不快,因为团队这时候每个人都很困难,都是用顽强的意志力去抗争,这时候抱怨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严重的打击士气,不良的情绪会很快的传染下去。他是我带来的,我既要对他负责,也要对整个团队负责。所以我及时安抚了他的情绪,这个时候只有团队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才是唯一途径!我跟华哥说“山脉大姐快60岁了,还是女同志,还在忍受胃痛的折磨,她一声不吭的坚持着,为的是不影响团队士气,我们要以她为榜样!华哥毕竟强悍,情绪渐渐恢复之后越战越勇。当然我非常理解华哥,他第一次参加野穿活动,没有相当野穿经验的人面临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是很难保持心态的平和与稳定的。以前很多初次野穿的新驴遇到困难和挫折精神崩溃,破口大骂的我们都见过不少,就这点来说我们这次11人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是好样的!“华哥”灿烂的笑容:这次11人团队基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驴,除了中岭师傅的外挂,我的外挂,还有一个25岁的年轻小伙子“销声匿迹”之外。而这个“销声匿迹”让我们“大跌眼镜”一开始他脚就磨破了皮,我们都认为他难以坚持,谁曾想到他不仅坚持到了最后,并且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与乐观的心态,这对于一个年轻小伙子来说真的是非常的难能可贵,我很喜欢他这种不怕艰难,敢于挑战,有着积极正能量的性格。中间的小伙子笑的多开怀:中岭师傅的外挂:高大威猛的帅小伙此次共有三位女强驴,年近60令人敬佩的山脉大姐,风采依旧,意志顽强超级母悍驴:梦雪,体能出众,一直冲在队伍前方性格坚韧,不屈不挠的巾帼英豪:QQ猫多年驴行经验,越战越勇的“飞哥”:幽默风趣,老马识途:秋歌身轻如燕,声名赫赫的景市摄界第一强驴:中岭大师 拥有超凡意志力,人格魅力的景市野穿界第一领队:二两一歌 加上.........................(此处省略若干字)的我:我们这只11人的队伍包了两辆面包车4月24日晚上8点从景发户外店往婺源段莘官坑村进发,飞哥和华哥两人酒都喝多了,一路上滔滔不绝。车行到段莘水库附近反复倒腾了几次终于确定了一条去官坑村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沿着水库边一直向前几公里后到达官坑村,下车后顺着村道往峡谷内走了大概1里多路到达一户农家门口,门口一片空地,领队指示我们就地扎营。这个扎营地环境非常不错,四周都是田野溪流,蛙叫声,溪流声,风声交杂在一起恰似一曲美妙的音乐,为我们催眠。可是我感觉非常兴奋,也许是喝了华哥的鹿茸虫草酒的缘故,一直到近两点才迷迷糊糊睡了一会第二天5点半就醒了,钻出帐篷后才真正领略到这个村庄的宁静,安详之美,一层薄雾笼罩在田野中更显神秘:听到声响,大伙陆陆续续都起来了,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休息好。梦雪和领队都说被呼噜声吵了一夜没睡着,重点嫌疑对象是:中岭外挂,飞哥,秋歌,以及我。这时来了一个附近的村民,见到我们非常热情,他说我们扎营地的这户人家都出去打工去了,基本常年都不在家。他家门口还有水池供我们洗漱,条件不是一般的好:原本领队预计8点出发,由于都起的早,7点10分就全部吃完早餐,收拾妥当,我们7点20出发朝官坑大峡谷深处前进:根据中岭师傅的手机软件测量,我们在峡谷中大概行走了4.3公里左右,这段路也是我们此行最为悠闲,舒适,风景优美的一段路程:我们一路发现了许多植物水果,这个酸酸甜甜的,除了秋歌吃的津津有味,其它人都给酸的要吐:这个肉很厚,吃起来微甜,水分充足,有些许涩口,比之前那个口感好多了:华哥还发现了紫红色的,估计紫红色可能是成熟了的:到达这处溪流处我们把水都补满,我补的水最多,2升的水袋加6瓶矿泉水,和一壶茶共计11.5斤。自从上次野穿缺水把我弄苦了之后我就定了一条准则:水宁愿多带也不少带,宁可累死,绝不渴死。自此峡谷行程结束,开始登山,开始的山路都有古道,青石台阶保存的很好,台阶起伏不大,平缓向上,走起来比较轻松:9点20分到达第一个目标点:大觉岭。离出发正好2个小时,一切非常顺利,大家欢声笑语,好不快活:发 我们大约在下午五点半左右到达大余山,大余山海拔多米,这个过程几乎没有成熟的路,基本都是在山脊上野穿,山脊上植被比较茂密,由于我们背了重装包,在灌木林中穿行及其不便。或者是包被树枝缠住了,或者是后面的人相隔太近,而被前方弹回的树枝给打中脸庞。据华哥陈诉:“一根长了刺的树枝弹回来打在那个女的脸上,离她的眼睛就差一公分,太危险了。这真不是人来的地方,怎么跑这么个鬼地方来。”他说的那个女人应该说的是瞄瞄。我对他这种抱怨的心态有些反感,如果说危险户外的风险远远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大。这些风险都是在控制范围内,也可以避免的。但是我也理解华哥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重装野穿活动。 大余山的前方是石屋山,海拔多米,这段路从地图上来看并不长,但却是我们此次穿越最艰难,且耗时最长的一段路。 路越来难走,我们一方面要在荆棘密布的丛林中穿行,一方面还要不断的防止飞虫和蜱虫的侵袭。蜱虫一般喜欢寄生在野猪身上,人一旦被蜱虫叮咬,它可能会把头部钻进你的身体里面,这时不能把它硬拔出来,否则它的头部会留在你的身体里面。需要很小心的用镊子之类的物品把它的头部缓缓的从身体里抠出来。蜱虫最大的危害在于传播病毒,但是不是每一只蜱虫都携带病毒,这跟携带病毒的蚊子是一样的,如果被患有病毒的蜱虫叮咬,也许两天内会有麻痹,昏迷等症状,当然这个概率是很低的。有野猪较多的野山,蜱虫一般也很多,所以要非常注意。 已经脱壳而出的野鸡蛋和部分未孵出的蛋,我们没有去打扰它们 这时天慢慢的要黑了下来,我们行进速度又无法快起来。我一路上都在留意有没有合适的营地,大约6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到达一块相对比较平缓的地方,我觉得天马上要黑了,前方情况不明,应该在此露营。我向领队提议在此露营,领队说时间尚早继续走,于是我们继续前行。这时天完全黑了,我们都戴上了头灯。到了8点钟左右的时候,我们又到达了一片较为宽敞和平缓的地方,非常适合露营。这时很多队友都很疲劳了,又饥又累,最关键是黑暗中难以辨别路形和方向,行走速度太慢。我当时很不想走,另外几个驴友也想留下来扎营,于是我们停下来等领队。领队来了以后我把想法告诉了他,领队正在考虑之中,这时小伙子消声匿迹说:不行啊!我没有水了,我们得找到水源。”我心想,这种山脊上怎么可能找得到水源。我还没有开口,领队发话了:继续走吧!。现在回忆起来,我为当时没有坚持说服领队留下来露营而反省。我当时的确很不理解领队为什么那么晚了,视线又不好,大家又饥又累的情况下遇到那么一块好的营地还要坚持往前冒险夜行。但是事后领队的解释是,他计划是走到回岭去露营,因为回岭有水源,这样第二天的行程也可以比较宽裕。但是我内心并不认同他这个决定,因为天色已晚,视线很不好,晚上走三小时都抵不到白天走一小时,最重要的是也不太安全。事实证明我们之后走的几小时夜行,没有走一点点路,最后走到了一个陡坡前,我们又看不清山脊的形状,绕来绕去找了很久的路,担心四周是悬崖,不敢贸然从陡坡上下去。最终在附近的灌木林当中各自勉强扎营。 晚上9:00-11:30这段时间是此次穿越途中最为艰难的,华哥和那个帅小伙估计就是在这段时间崩溃的,其它的队友都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一声不吭的跟着队伍。我和秋歌轮流在前面开路,由于视线不好,加上路上荆棘密布,大家又累又饿,每走一步都非常的艰难,最后一个多小时都在找路未果。为了安全,领队最终决定就地扎营,大家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扎营条件很差,到处都是灌木,只有用镰刀劈砍,大家各自弄出一块地方勉强对付。扎营时间大约在11:45-12:05分之间,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天走了近17小时。扎好营后我和领队,秋歌,华哥几人还一直喝酒到凌晨近两点。 早晨起床以后大伙各自都在准备早餐,由于普遍缺水,大部分人都是随便干粮对付一下。我依稀记得我带的水比较多,不怎么缺水,好像我还煮了面条吃。正当大家都各自在帐篷忙活的时候梦雪跑来分别到每个人的帐篷里面跟大家拍照,并分别询问各位驴友的网名。梦雪虽然跟我一起户外同行过多次,但是重装是第一次,她也是首次重装并在外面露营。 以前跟梦雪同行也没有过多交流,彼此了解不多。看到她又照相又问网名我们很好奇,问她干嘛?她有点羞涩的告诉我们她这次出来户外是没有跟家人打招呼,自行离家出走的,因为如果打了招呼,她先生一定不会允许她出来走两天的线路。刚刚她先生来电话质问她跟哪些人户外,需要提供每个人的名字和照片,要一个一个的核对。当时我们都觉得这实在有点荒谬,但是我们都一一配合她了。轮到中岭师傅的时候,中岭师傅一本正经的说:我不能乱让你拍照片,我是名人,我要保护我的肖像权。搞得梦雪有点尴尬,当然那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跟她都是刚接触,并不了解。我只是觉得夫妻之间更多应该相互尊重,尤其对于对方的兴趣爱好更应该支持。从我跟梦雪这么多年积累的户外友谊来看,她是一个真诚,热心,善良尤其是特别热爱户外的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真正热爱户外的人都能够由衷的感受到户外的魅力,以及它所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我们拔营以后一会就看到了山脊的路原来只要从昨晚那个疑似悬崖的陡坡切下去,就连上了那边的山脊,前方就是石屋山顶。大家纷纷感叹,我们昨晚就在这里绕来绕去白白浪费了一个多小时。所以说晚上视线不好对判断力的影响很大。走不多久,我们就到了回岭,这边有成熟的道路可以撤到西垣村。 这张手绘地图是二两领队亲自绘制而成的,我们此次穿越没有借助GPS,也没有带指南针,都是靠这张地图和经验来指引方向。 据我多方面求证,基本可以确定我们扎营地就是在石屋山顶前的一个凹口处,但是山脉大姐的回忆是说我们并没有登顶石屋山,而是从边上绕行过顶以后开始下往回岭。从中岭师傅照片的时间推测,我们9点钟就到了回岭,应该是8点左右出发的,但是下来非常陡峭,如果是昨晚天黑我们下来肯定是困难和不安全的。 到了回岭后我们停下来休息,有几个队员打算下撤。首先是中岭师傅提出他的外挂昨晚经过艰难的战斗以后,精神意志已经崩溃了,他决定陪他下撤。然后我的外挂华哥马上提出他眼睛负伤了,被树枝打了,里面很痛(其实只是进了一些异物,清洗完他就好了)也强烈要求下撤。梦雪被家人一通电话呵斥以后,一直心神不宁。她在跟她先生解释的过程中她先生生气的挂了她电话。此后她就一直怀着激动的心,用她那颤抖的手不停的回拨她先生的电话。我看她手抖的那么厉害,也劝她一起下撤。最终中岭,帅小伙,华哥,梦雪四人决定撤到西垣村。领队带领我,山脉,飞哥,喵喵,秋歌,消声7人继续登顶五龙山。 眼部负伤的华哥心里压力很大 领队受伤的眼睛和伤痕累累的手臂 我的眼睛也负伤了 回岭上去一些就是饶河源头的碑牌。我们七人在此处合影留念。 这是四月下旬,五龙山的杜鹃花就开的非常艳丽了。到达五龙山顶前那片宽敞的营地时已经是下午5点左右,秋歌表示不愿登顶,他留在原地休息。登顶前秋歌和领队因为下山的线路产生了一些争论,最后领队采纳了秋歌的建议,走成熟的古道下山,这个决策非常正确,因为天色已晚,我们走成熟的古道下山可以快速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我们六人在五龙山顶各自臭美了一番以后开始下山,天已经快黑了,下山速度较快,大约9:30分左右我们到达目的地裔村源头,包车司机已经在此等候。此次从官坑大峡谷-觉岭-大余山-石屋山-回岭-饶河源头-五龙山-裔村源头的两天重装野穿全部完成,感谢二两领队的组织和各位驴友的相伴,此行给我的户外驴行留下了非常难忘的一段精彩回味! END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