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九农场场史馆 八五九农场场史馆位于农场文体活动中心三楼,建于年3月,总投资70万元,面积平方米,展出图片张,实物余件。 八五九农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于年1月创建的。经过5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八五九农场这个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变成了阡陌纵横、良田万顷的“绿色米都”生产基地。为把建场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现给全场人民,年底,农场面向社会各界收集各时期的老照片和代表性物品,经过10易其稿,最终从十万张图片中精选出一千余张进行归类排版。总共制作展板张,展板的工艺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中密度热表板来制作的,能最大限度的还原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能长时间的保存,便于参观者观看。 场史馆共分图片、历史文物及景观沙盘三个区域,“创业篇、知青篇、发展篇、腾飞篇”等15部分自成一体,反映了农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代拓荒者奋斗、奉献的场景,全面展现了建场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帧帧图片虽已模糊,但记忆却是如此真切;一幕幕情境虽已物换星移,但往昔却历历在目。黑白影像中失真的线条,唤醒了远去的记忆;彩色照片看似已不再艳丽,却注满了浓浓的情感。 年铁道兵九师部队走进了这片荒芜,今天所有的脚步已经缥缈,但这片土地上却有了清晰的烙印——八五九。 年名拖拉机手和百余名技校学员进行了另类的历史突围,在这里第一次告诉我们文明的力量。 年名转业官兵的挺进,喊出了八五九另一声独白,侧身倾听是一声声的奋进与蜕变。 年名山东支边青年的激情涌动,每一次脉搏的贲张,都是八五九筋骨上光阴的雕刻,岁月的沧桑,情意的想象,在这里有了家的归属。 年名复转军人在时代的潮汐中激流勇进,让军旗更加烈艳。 年起,先后有京、津、沪、哈、佳名城市知识青年的簇新朝气,吹开了天寒地冻的黑土地。血色浪漫中尽情挥洒着青春,描绘着油画般的人生。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第二代北大荒人犹如中流砥柱,为八五九注入了新生力量。 一帧帧、一幕幕,黑白、彩色,模糊、清晰,质朴、艳丽,无意、有意中历史虽已匆匆远去,但乌苏里江依然在流淌;历经风雨洗礼的八五九,真正屹立于东方。今天这里截取了半个世纪的不同瞬间,她承载和代表的不仅仅是引以为傲的历史,也是一段风雨沧桑的写照,更凝聚了我们对那段岁月的自豪与感伤,对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创业篇: 年铁道兵九师部队“虎头开荒大队”更名为农场,当年转到饶河开荒建场,年1月正式宣布在饶河建立国营农场,到年1月农场已经拥有7个农业分场、2个林业分场、1个渔业分场、2个农机修配厂、3个砖瓦厂、8个米面加工厂、个生产队,成为农场发展规模最大的时期。到年1月总场撤销,又于当年3月由四平和平原两个场合并成为新的农场。 建场初期的沙盘,反映了拓荒者们奋斗、奉献的场景。场史馆不仅集中体现了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北大荒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是青少年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知青篇: 年新八五九农场成立后,从八五三农场调来10名北京知青,从此揭开城市青年参加农场建设的篇章。年到年四年时间里,有京、津、沪、哈、佳等大中城市的年知识表年来到农场屯垦戍边。他们不但是农场建设的有生力量,更是传递文明的使者。 兵团篇: 根据年6月18日中央6.18批示精神,年7月1日,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八五九农场被编入第三师,暂定名“八五九团”,后更名为“二十三团”。年12月三师将二十三团及所属四个营29个连队移交给新组建的六师,下设六个营。年4月4日兵团撤销,恢复农场,场名为“前卫农场”,年8月3日又恢复“八五九农场”场名 改革篇: 农场的改革以农场下发的[]26号文件为标志,提出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方案,到年彻底实行“两自四到户”从此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年以乳品厂竣工为标志,农场提出了围绕市场为工业、以工促农安置就业的发展场办工业新思路 百万亩沃野上正显示出中国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大气天成,现代化大机械、高科技新举措、生态型畜牧群,正在争先恐后地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今日的八五九应了一句老人的话:“踏遍三江风雪路,世间何事不能为”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打开八五九农场的历史画卷,处处闪动着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动人篇章。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的腾飞是由三代北大荒人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 抚今追昔,盛世当歌,自年在这片黑土沃野上建业至今,这里凝聚了三代北大荒人的骄傲,三代八五九人的自豪。她犹如八五九人用坚实的身躯、用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倾心熔铸的一块彪炳史册的丰碑。 创业的艰辛,我们从未停止脚步;建设的劳苦,我们也不曾一刻懈怠;改革的重任,让我们知道肩负使命,在这平方米的空间,痛心取舍之后,只能力求通过一幅幅平实的图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对那不断前行的轨迹予以记载,更将成为激励后来者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昔日满目荒凉的“北大荒”,已变成了阡陌纵横、良田万顷的“绿色米都”。经济、文化、民生,满目生机,处处希望,春华秋实,一个继往开来,承载希望的现代化农场正在加速发展;一座山水秀美、风景如画的农垦新城已跃然崛起,乌苏里江畔的八五九,必将在新的世纪里,大放异彩,璀璨生辉 场史馆的建成不仅集中体现了知青文化、军旅文化、北大荒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是青少年北大荒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