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wh/赣新闻 具体如下 1.江西风景独好 2.江西旅游的“密码” 3.江西旅游业崛起之路 4.重点景区:旅游业的龙头与标杆 5.加快江西旅游空白点的开发 6.打造旅游产业集群 7.依法治旅的创新性探索 8.金牌讲解班的标准与启示 9.创建国家东部旅游实验区 10.走进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中新网资料图)刘占昆摄江西风景独好 “江西风景独好”是作为江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全国乃至全球凝聚江西旅游特色、展现江西旅游优势、塑造江西旅游品牌、提升江西旅游形象。在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峰会上,获评“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口号”。 一、“江西风景独好”的由来 年11月,在一次旅游工作座谈会上,许多同志反映江西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来的人太少。我们决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个江西旅游宣传片。央视当时已经基本完成年度的广告招标,要求我们尽快确定宣传片内容和形象宣传口号。根据文字简练、特色鲜明、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底蕴厚重的原则,经多方听取意见并再三斟酌,我们提出把“江西风景独好”作为江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最初央视的评审专家不同意,认为宣传广告不能有排他性。难道只有你江西的风景独好而别人不好?我们答辩主要讲两条,一是“独好”不是说只有江西好,别的地方不好,每个地方的风景都有自己的好,而江西的风景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二是毛泽东同志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只是年在江西会昌写下了“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所以江西人对这个词有优先使用权。我们建议这句口号在央视先试播1个月,假如有人提出异议并且确有道理,我们可以调换。现在看,“江西风景独好”在央视播出10余年了,还没有哪个地方说不行,说明这句旅游口号已逐渐为方方面面所接受、所认可。 二、“江西风景独好”的主要内容 我们之所以敢于喊出“江西风景独好”的口号,是因为江西确有独特的好,具备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从江西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和历史积淀来分析,“江西风景独好”名副其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地理区位,四通八达。江西国土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万。省境三面环山,东部是赣浙、赣皖之间的怀玉山和赣闽之间的武夷山;南部为赣粤之间的南岭山脉分支大庾岭、九连山;西部为赣湘、赣鄂之间的罗霄山脉、幕阜山和九岭山;北部则临长江、鄱阳湖及滨湖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从地理区位看,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交界处的南岸,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是唯一与全国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闽东南三角区同时相邻的省份,也是国家正在强力推进的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谓“中三角”的中心地带。全省交通便利,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公路方面,“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全面建成,通车总里程突破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方面,运营里程超过公里,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超过公里。南昌最快到杭州2个小时,到武汉、长沙1.5个小时,到上海3个小时,到北京6个小时,到香港5小时的快捷铁路通道已基本形成,并由此联通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也已全面贯通,发挥重要作用。民航方面,江西航空公司已成立运营。全省加快形成“一干九支”机场布局。积极适应国家低空空域开放趋势,增加建设龙南、南丰等一批通用机场。全省包括高速公路、高铁、空港、水运等在内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在形成,逐步构建起了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大通道。 3月22日,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凤凰山桃花园景区内的十万株桃花竞相绽放。 (中新网资料图)鲍赣生 摄(二)生态环境,全国一流。江西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年8月,江西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是全国仅有的3个省份之一。全省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63.1%,位列全国前列。有高等植物种,约占全国的17%;有野生脊椎动物种,占全国同类动物种数的21%。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19种,二级保护的68种,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2.4%和50%。全省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境内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有大小天然湖泊多个,河流2多条,人均拥有水量多立方。主要河流湖泊水质优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监测断面保持在二类水质,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江西还拥有甘甜的空气,在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年平均值达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洁空气标准。崇义阳岭最高含量更是达19.2万个,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空气负离子浓度值最高风景旅游区。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同时,全省有湿地面积.1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1.87%,其中绝大部分是天然湿地。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 (三)风景名胜,遍布赣鄱。江西市市有名山大川、县县有旅游景点。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潜力大。拥有国家旅游资源标准分类八大类种基本景观中的种,有世界遗产地6处,世界地质公园4处,A级旅游景区处(其中5A级13家,4A级家,3A级家,2A级39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综合评价位居全国前列。红色旅游资源、绿色山水资源、古色历史文化资源交相辉映,最具代表的“”景区,即四大名山(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四大摇篮(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以及一湖(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一村(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一海(庐山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等闻名于世。除此之外,江西还有云中草原武功山,是我国在多米的高山上有着10万亩连绵不绝大草原的唯一名山。千峰之首黄岗山,被称为天宫庭院,迷人的近月、壮美的日出、奇幻的云海、宏伟的峡谷、古朴的关隘让人惊艳不已。月亮之都明月山、江湖奇峰石钟山、东江源头三百山、森林泉瀑大茅山、峡谷漂流大觉山、奇石海洋灵山、康养福地丫山、汉仙岩、铜钹山、五府山及庐山西海、仙女湖、阳明湖等山水。龙南围屋及流坑、渼陂、钓源、燕坊、锦源、潭头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樟树古海盐温泉、明月山高山观光小火车、篁岭、中华贤母园、海昏侯遗址公园、羊狮慕等一批新型旅游项目也开始投入市场。在首届中国符号品牌榜中,我省武宁县、婺源景区、婺源篁岭景区及龟峰、三清山景区上榜,占全部获奖单位数的三分之一。 连日来,随着气温回暖,地处江西武宁县甫田乡的太平山春意渐浓,野樱花、野桃花等竞相开放,山花烂漫,色彩缤纷,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观赏。罗鑫钢摄(四)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江西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万年仙人洞的江西先民就将野生谷物转变为人工水稻栽培,开启了人类的农耕文明。商周时期,新干大洋洲大量使用青铜礼器、兵器,当时就有了不逊于中原的青铜文明。从六朝开朝,江西逐渐成为国家粮食基地。相应地文化教育也不断扩展开来,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家和豪华文学阵容,频呈人文鼎盛、人才辈出之势。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一改玄学清谈文风,寄情田园景物,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之祖。北宋王安石品高学博,坚持政治改革,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有三家在江西,其中欧阳修列宋代六家之首,被尊为文坛领袖。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杨万里创造诚斋诗体。“宋词四大开祖”,晏殊、晏几道父子居其二。“元诗四大家”中,江西有虞集、范梈、揭傒斯三家。明代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提出“情至说”,创作出“临川四梦”,特别是《牡丹亭》,被评价为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此外还有千古忠臣文天祥、中国首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总编纂解缙、画坛一代宗师八大山人等均是贤才大德。一些文学巨匠,如王勃、李白、白居易、苏轼、辛弃疾也在江西留下了千古流芳的诗篇。德安义门陈累世义聚余年不分家,是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先驱者,比英国思想家莫尔提出的“乌托邦”设想还早多年。 (五)教育科技,光耀华夏。自古以来,江西就十分重视教育。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来到江西,在今进贤县的栖贤山设坛讲学,一时求学者络绎不绝,人满为患。东晋时期,庐山成为南方著名的讲学中心,唐以后又置中央直辖的“庐山国学”。到了宋代,在中央政府重文政策的鼓励下,江西教育空前发达,学校如雨后春笋,政府设置学田,保证教育经费来源。各地更常见地方绅众辟馆延师,兴办私学。众多士人学者,行端学博,名重一时,皆归乡授徒。“江右书院冠华夏”。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历代书院足有余所,无论数量、质量,还是规模、影响,均列全国前茅,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其中唐代高安的桂岩书院和德安的东佳书院等是中国最早的聚徒讲学的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首创教育学规制度,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鹅湖书院创造我国书院学术自由争辩之风;白鹭洲书院人才辈出,历年读书声不断,现在仍有0多学生。还有怀玉书院、象山书院、信江书院、紫阳书院和豫章书院等,均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院的兴盛推动了科举的发达。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10.67%,文科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人,状元48人。江西人任宰相28位、副宰相62位,在二十四史中立传者达余人。宋代江西曾出现“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情形。明代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或是占据前十名的大多数。明建文二年(1年)和永乐二年(年)连续两科的三鼎甲均被吉安一府夺得,在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当时江西是中央政府的主要人才库,有着“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江西人不仅会读诗书,而且为学多样,在工业、农业、建筑等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宋元德兴张氏家族将胆水浸铜技术大规模用于生产。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成为中国科学的巨匠。从汉代开始,江西就是内地重要的造船基地,参与建造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建于北宋的赣州福寿沟,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完好畅通。永修雷氏世代为清廷皇家建筑设计师,“样式雷”名扬中外。 (中新网资料图)刘占昆摄(六)儒释道学,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三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江西自汉以后,尤其是唐宋时期,儒释道三家多有在此开宗立派,成为儒学的中兴之地、禅宗的定型之地、道教的发祥之地。从儒学来说,宋明时期,儒学在江西开始了融合创造的过程。此时江西大哲继起,理学肇兴,儒家思想哲学化进程得以完成。婺源人朱熹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集历代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受到朝廷的推崇,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末至清代余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从佛教来说,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江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庐山逐渐成为了南方佛学研究和活动的中心。东晋高僧慧远在此创建东林寺,结成白莲社,开创了中国佛教弥陀净土信仰。到唐代时,江西佛教已是极盛,所以才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江西”的说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作为最具中国特色,也是中国最大的佛教宗派的禅宗,其兴盛发展与江西密不可分,台湾星云法师认为有资格称“禅都”的唯有江西。禅宗初祖为菩提达摩,历经五代至六祖慧能之后“一花开五叶”,进入了“分灯禅”时代,开衍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以及从临济开衍的黄龙、杨岐两派都是直接在江西开宗立派的,即使如云门宗、法眼宗,追根溯源也是出自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的法系之下。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长期在江西弘法,最后归葬于靖安宝峰寺。禅宗历史上最大的两大改革都是在江西完成的。正是自马祖及其弟子百丈怀海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寺院体系和禅门规式,也就是通常说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从硬件和软件方面确保了佛教的庄严性、崇高性、权威性,使其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所谓“走江湖”,即是说,不到江西和湖南,就难以学成大佛。从道教来说,教派叠起,源远流长。汉代张道陵、张盛在鹰潭龙虎山开创天师道,这里成为道教祖庭。晋代许逊(许真君)是净明道祖师、治水专家,百姓建万寿宫祭祀。明代时,江右商帮兴盛,每至一地,都不忘新建万寿宫作为江西会馆,使得万寿宫遍布全国乃至东南亚,几乎成了江西象征。而这一座座已毁或至今仍然屹立的万寿宫,也昭示了江西商人曾经创造的辉煌。此外,江西还有开创于东吴时的清江灵宝派,奉葛玄为始祖,樟树阁皂山、铅山葛仙山和众人争相食用的葛根、葛粉、葛汁即为明证。 (七)民族技艺,独领风骚。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江西素有“瓷国明珠”之誉,代表着中国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东晋至唐代,丰城洪州窑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两宋年间,吉安吉州窑是全国最著名的两大名窑之一,其木叶贴花工艺冠绝天下。晚唐时期,景德镇瓷业逐渐崛起;北宋时,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此后景德镇瓷器之名益著,千年窑火盛烧不衰,赢得“瓷都”桂冠。代表作品“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明成化鸡缸杯”先后创造了当代陶瓷拍卖史上的纪录。如今,景德镇瓷艺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蜚声四海,传播世界。中国在西方因瓷器而得名。景德镇原名昌南镇,由此发音产生China,其第一个字母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同时,江西人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帝音乐大臣伶伦在南昌西山洪崖烧竹炼丹,发明了笛子,成了中国音乐的创始人。永新人大唐歌妃许合子被誉为“喉音妙绝,为天下第一”。中国古典民乐名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在江西创作完成。宋以后,江西成为全国音乐发展中心,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流传至今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唐玄宗创作、杨贵妃首演的《霓裳羽衣曲》因其重新发现并记录得以传世。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成为当代推广普通话的基础。元末明初产生于弋阳的南戏“弋阳腔”是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位居中国四大声腔之首,对京剧、川剧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江西因盛产茶叶在清中期逐渐形成的采茶戏,乡土气息浓郁。民歌种类丰富,有号子、渔歌、山歌、小调、灯歌等,以兴国山歌最为著名。舞蹈有“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南丰、萍乡傩舞尤为突出。绘画艺术独树一帜,南唐董源、巨然首创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将大笔写意画推到新高度,成为一代画圣。书法以黄庭坚为最,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其书写的名帖《砥柱铭》卷创造了书法拍卖最高价4.亿,至今无人超过。还有,江西历史上亦多术数名家,“形势派”堪舆学从唐后期以来流传社会、风行朝野。兴国县三僚村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明代三僚地师廖均卿勘择明十三陵,被奉为皇家御用风水师。 (八)红色基因,世代传承。20世纪以来,江西领红色文化之先,将红色基因浸透在了江西人的血液和江西的山水之中。全省从南至北,从东到西,一个个人名,一串串的足迹,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多个第一或者之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光辉历程。这里不仅发动震惊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启了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的大幕;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举行了秋收起义,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成立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工农民主专政新型政权,为新中国进行了预演;还有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弋横暴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上饶集中营茅家岭暴动等中国革命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江西也涌现出了方志敏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据史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5万多人,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江西也是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也正是起源于邓小平同志在江西新建县一条小道上的思考。今天,传承好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仍然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内驱力”和“软实力”。 除以上八个方面以外,江西还有很多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比如地下处处有宝藏,多种矿产遍布各地,其中铜、钨、银、钽、稀土、铀被誉为“六朵金花”,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达2.万亿立方米,名列全国页岩气储量大省前茅。还有赣南脐橙、南丰蜜橘、泰和乌鸡、文港毛笔、瑞昌剪纸、婺源“三雕”等风物特产,以及莲花血鸭、庐山石鸡、南昌米粉、四星望月、永和豆腐等赣派美食,让人们食后口齿留香,流连忘返。 近年来,江西省已将“江西风景独好”作为江西全方位的形象定位,而不仅仅是作为旅游宣传口号。今后,要进一步丰富“江西风景独好”的内涵,持续加大“江西风景独好”的宣传与营销力度,扩大“江西风景独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假以时日,“江西风景独好”一定会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中,一定会化作江西的时代印记,溶入江西的文化血脉,成为江西的千秋荣耀! 图为航拍江西井冈山雨后云雾缭绕,秀美乡村入画来。 刘力鑫 摄 江西旅游的“密码”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有秀美的山川,又有红色和古色文化的资源,是一块自然天成与人文造化完美结合的旅游宝地。 江西旅游资源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景点就有两千多个。年,我们要编一本《江西旅游画册》,发现要把江西的旅游景区都编进去既不可能,也难以携带,就是入选的景区也得有个先后顺序。本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简单明了、便于记忆的原则,与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厚土的旅游资源定位相对应,选出17个具有经典意义的景区列入画册的最前端。它们分别是,四大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四大名山: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养生福地井冈山、峰林奇观三清山、道教祖庭龙虎山;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六个“一”,即:一湖(鄱阳湖)、一村(婺源)、一海(庐山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这3个“四”和6个“一”用阿拉伯数字排列,可概括为“”。它们是江西旅游的代表。经过多种形式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认可。有位旅游界的权威人士评论说,“”就是江西旅游的密码,这组密码是打开江西旅游百宝箱的神奇钥匙。 从红色看,四大摇篮是江西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源泉。江西红色资源丰富,开国将军最多,烈士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红色基因浸透在江西人的血液和江西的山水之中。 井冈山,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还是座养生的山,森林覆盖率达81.2%,至今仍保留众多人迹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云海、杜鹃、瀑布、温泉,美不胜收。 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发动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由此诞生。开国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中,有7位元帅4位大将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被称为“英雄城”。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史诗巨献《建军大业》在南昌拍峻。 瑞金,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为新中国进行了伟大预演。“毛主席”的称谓从这里起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故事从这里诞生。 安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策源地。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在此领导和指挥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启了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的大幕。在这里,共产党人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并发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股票和货币,一夜之间,安源工人俱乐部成员从人发展到1.7万余人,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从绿色看,四大名山是美丽江西山水的经典之作。江西三面环山,是山水旅游资源的富集地,自古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为江西山水的经典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说,“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闻名天下,人称‘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历史上文人墨客对这些美景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庐山天下悠,在于历史悠久、景色悠然、生活悠闲。殷周之际,就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庐山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李白赞美说:“予行天下,所览山水甚富,然俊伟诡特,鲜有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众多文人墨客在此悠哉而居,陶渊明隐逸于庐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近代以来,由近千栋别墅构成的牯岭一度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年,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庐山,在进入美庐别墅的那一刻,他风趣的说:“委员长,久违了,我来了”,预示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年开始,中央三次在庐山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三上庐山,在庐山居住天。 连日来,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西三清山雨后放晴,出现了云雾翻腾的景色,宛若人间仙境,蔚为壮观。(中新网资料图)郑小平摄三清天下秀,在于奇峰俊秀、飞云叠秀、仙宫揽秀。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黄山之奇绝,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被誉为“太平洋西海岸最美的花岗岩”。三清山有着独特景观云海雾涛。其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清净自得的文化景观与清绝尘嚣的自然景观和谐互补,体现了藏风聚水、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龙虎天下绝,在于丹霞绝美、道宗绝圣、古越绝唱。其山虎踞龙盘,丹山碧水,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正一派发源地。张道陵在此地建教,并延续余年,宋朝“提举三山符箓”,元朝“掌江南道教事”,明朝“永掌天下道教事”,成为“万法宗坛”,施耐庵的《水浒传》以龙虎山开篇。山上有着古越族人独特的崖墓葬民俗文化,二百多座悬棺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从古色看,四个千年是江西辉煌文化精髓的代表。江西在中国十大文化大省中排名第三,在中华文化的极盛之期取得了巅峰成就,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景德镇、滕王阁、白鹿洞书院、东林寺就是其典型代表。 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北宋时,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此后景德镇瓷器之名益著,千年窑火盛烧不衰。景德镇瓷艺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蜚声四海,代表作品“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明成化鸡缸杯”先后创造了陶瓷拍卖史上的纪录。特别是为元、明、清三代专门烧制宫廷用瓷的御窑,与长城、故宫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无数文人墨客在滕王阁留下不朽文章,唐初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气势磅礴,千古传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炎黄子孙心中的胜景,引无数风流人物追思遐想。 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理学大师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章程,成为后世书院遵行的准绳和法规。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下创建东林寺,结成白莲社创立净土宗,他结合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思想,提出“形尽神不灭论”,佛教中国化进程在江西逐渐完成。 一湖(鄱阳湖),一村(婺源),一海(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是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从南、东、西三个方向奔向鄱阳湖,所到之处,处处皆有美景,地地都有人文,停留驻足,心旷神怡。 (中新网资料图)傅建斌摄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冬日渐冷,候鸟南飞,白鹤、大雁等大批珍禽在此过冬,“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 婺源是中国最美乡村,春来变暖,小桥流水,山花烂漫,间以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乡风民情,是众多中华游子的梦里老家。 九江庐山西海,大小多座岛屿星罗棋布,夏季雨来,河湖丰盈,碧波万顷,湖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龟峰,“无山不龟,无石不龟”,金秋丰收,菊黄蟹肥,“江上龟峰天下稀”。 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这一切最早发源于江西一条平凡的小道。小平夫人卓琳说:“通过三年的观察,邓小平更加忧思国家的命运前途。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共青城本是一片荒芜之地,一群青年人在阴冷的冬天里,堆火取暖,开荒搭房,打造了羽绒服世界级品牌,并将共青城建成一座青年之城、创业之城。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亲自倡导建设共青城并长眠于此。 “”是一组神奇的密码,为江西旅游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每位第一次到江西旅游的人,都要先走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占到了全省的60%。 站在一个新起点,我们对江西旅游有着美好的愿景:用点、线、面勾画出江西旅游的新画卷。“点是基础”,就是要打造精品旅游景点。以“”所代表的17个景区为核心,以多个A级景区为外围,努力将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等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经典旅游景区。加大对海昏侯国遗址、御窑、篁岭、灵山、羊狮慕、樟树盐温泉等新开发的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打造桃花源等一批有区位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旅游空白点。“线是关键”,就是要连点成线,在省内开辟环鄱阳湖精华旅游线,井冈山、瑞金、于都、兴国红色旅游线,赣西爱情旅游线及古迹游,禅宗游等多条旅游线路,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多个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规模效益强的旅游产业集群。我们的梦想是:最终将江西全省真正建成一个“处处皆风景,处处可旅游”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江西旅游业崛起之路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赣鄱大地,“四大名山”巍然屹立:庐山雄奇险秀、井冈山红旗漫卷、三清山峰林奇观、龙虎山道教祖庭;“四大摇篮”红动中国: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四个千年”流芳千古: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渔舟唱晚,候鸟天堂;“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赣南客家围屋,民风浓郁,独具魅力。武功山、黄岗山、大觉山、灵山,山山钟灵毓秀、鬼斧神工;庐山西海、仙女湖、陡水湖,湖水碧波荡漾,赏心悦目。此外,婺源篁岭、上饶灵山、樟树盐温泉、安福羊狮慕、明月山小火车、中华贤母园、大余丫山、中国洞都等一批新开发的景区(点)也已投放市场,深受游客青睐。好山好水好风光,与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美丽乡村、闲适田园与古朴民俗风情相映成趣,历史文化与绿色生态浑然一体,江西可谓是一块自然天成与人文造化完美结合的旅游宝地。 俯瞰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屹立在云海之巅,展现出庐山雄秀之美。祝兴勇摄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做出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部署,在全省上下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共识共为,不断推动江西旅游业大跨越、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主要旅游指标增长近5倍,在全国的排位大幅前移。在“江西风景独好”品牌的引领下,江西初步构建了“一核三片五城十县百区”旅游目的地体系和“三线八圈”旅游线路框架体系,逐步形成了以高位推动为引领、以品牌塑造为核心、以市场运作为主导、以集群发展为重点、以互利共赢为前提、以提升服务为抓手的旅游发展“江西模式”。 一、高位推动,深化改革 要把江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坚持党和政府高位推动,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形成全面加快发展旅游的高度共识。 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全省共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各地旅游工作,就加快发展旅游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判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并亲自为江西旅游进行宣传推介。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意见》,从土地利用政策、金融财政扶持、税费优惠政策、消费鼓励政策等方面促进旅游业发展。这些重大举措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加快形成了旅游业发展上下联动的领导力、产业融合力和区域合作力。 省委、省政府文件中特别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是旅游强省建设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省直涉旅部门是重要责任单位,形成全省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并进的工作格局。全省各级组织积极呼应旅游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纷纷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支柱性产业,形成了设区市主要领导站在一线谈旅游、抓旅游、推旅游的良好氛围。各市市委书记、市长纷纷发表专门文章,畅谈发展本地旅游的工作思路,召开规格高、规模大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或工作推进会,出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超过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坚持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作为江西旅游业“顶层设计”的一线实践者,旅游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是关键推力。江西省委省政府把机构职能转变作为旅游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赋予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战略规划、产业政策、综合协调、市场培育、公共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职能。江西旅游改革为全国旅游改革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重要经验。 基于旅游产业涉及部门多、涉及面广这一特征,建立了由省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等六个部门分管领导兼任旅发委兼职委员的制度;通过行政和市场两种方式,解决庐山、武功山等景区管理体制机制难题,建立大庐山市,推动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成立武功山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武功山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组建江西省旅游集团,将省政府办公厅、省旅发委所管理的可经营的国有资产注入旅游集团,进行市场化运作;深化门票价格改革,先后推进了庐山“一票制”和明月山羊狮慕景区“一票制”。除此以外,全省旅发大会申办制度、旅游强省建设督查机制、旅游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年终全省旅游巡查、游客满意度调查制度等一套旅游产业运行机制成为旅游机构职能转变的有力抓手和生动实践,把统筹产业发展贯穿到旅游工作全过程。 二、加强宣传,打造品牌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已成为旅游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省紧紧围绕“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营销推广活动,促使“江西风景独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创新宣传模式。在全国首创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特卖会全新营销模式,前往北京、上海、福州、厦门、西安等60多个城市举办特卖活动,让利热卖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了旅游品牌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的结合;鄱阳湖中华龙舟大赛、“博动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广、全球海选旅游体验师、篁岭晒秋、明月山万人泡脚等一系列创意宣传活动,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报道,获得了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