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379.html

科技支撑绿色优先创新驱动

宝清县龙头镇北龙村正在收割水稻。王运田马淑芬摄

“风场”创业创新孵化中心是双鸭山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缩影。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集贤鸿展30万吨特优食用酒精项目建设现场。李学军摄

宝清县胜利村玉米喜获丰收。吴永江马淑芬摄

友谊县赛普瑞斯米业,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每天线上订单不断。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国林岳本报记者刘晓云

双鸭山市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有机统一起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种植结构调整、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和市场营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促进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双鸭山发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市委书记宋宏伟一语中的。

科技支撑走出振兴之路

在宝清县夹信子镇头道村,一台安装了gpcs深翻检测仪的大型拖拉机正在收割后的玉米地里进行深耕深翻秸秆还田作业。一垄垄潮湿的土块将粉碎的玉米秸秆埋在下面。

这样做有啥好处?

“翻耕深度35厘米左右,有助于疏松土壤、减少来年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村民王长发指着脚下泛着油光的黑土地说,“往年秋收结束就没事了,现在秋收后马上用大农机再翻一遍地,不用犯愁秸秆怎么处理,来年开春播种还方便。”头道村今年亩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深耕深翻,村民不花一分钱,车主还能享受一亩地40元补贴政策。

抢前抓早,科技增粮,不仅体现在秋整地上。

位于友谊县的赛普瑞斯米业,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成功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留胚精白米、发芽白米生产工艺设备,使大米营养增加、价值提高、口感更好,充分实现了粮食的增产、提质、增效。

科技支撑,打开了农民增产增收的大门。

“种田可有大讲究,绝对离不开科技。”昊天胡萝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白云龙对此深有感触。合作社今年在种植胡萝卜时有两公顷地采取扣膜技术,明年准备大面积扣膜,铺滴灌。这样,不仅胡萝卜能提前上市,还能保证品质。利用胡萝卜轮作,种植粘玉米,一公顷地能收入5万元左右,除去成本、包装等费用,利润能达到3万元。尝到科技的甜头,昊天胡萝卜合作社和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双鸭山东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双鸭山地区培育大豆新品种。

为实现胡萝卜产业的工程化,引导和支持创新技术向产业集聚,双鸭山主管副市长亲自协调沟通四方台区胡萝卜专业合作社与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胡萝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适合我国北方寒地种植区域和种植条件的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及营养供给技术创新体系。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宝清白瓜子交易量占全国的70%、世界的40%以上,居全球首位,是全球最大的白瓜子集散地。但近年来白瓜子品质逐年下降、产品附加值低。宝清县成立了白瓜子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联盟,白瓜子企业和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白瓜子品种繁育、白瓜子新产品研发、白瓜子功能保健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合作,培育出的新一代宝清大白板,子粒饱满,板面大,品质优。

饶河县成立了黑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东北农大等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联盟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饶河黑蜂业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帮助建设3个群规模的标准化养殖示范蜂场,保护区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8%以上。

友谊县成立了中、高纬度节能型低温粮食储备库技术应用及创新战略联盟。在哈工大、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帮助下,完成了国家级技术成果专家论证会,获3项技术专利。目前,已经建成吨和吨两期示范库,实现粮食储备吨以上,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万元。

岭东区食用菌企业与中国农科院等6所高校成立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联盟通过在菌种配比上的改良,提高了花菇种植产量,解决了木屑供应困难和废料处理难题。一年多来,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万元。

粮食生产还有多大潜力?双鸭山的回答让人振奋:潜力还很大。

底气从何而来?来自我国北方投资规模最大的粳稻科研机构落户宝清县。项目建成后,宝清县将依托水稻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以及宝清县的优良土地资源和现有生产条件,打造现代化水稻科研共享平台,破解黑龙江乃至中国北方在水稻生产加工中的困难和瓶颈,研发适合北方生产加工的优质水稻品种,建设中国北方权威水稻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基地、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现代化农业创业、创新基地。

科技支撑离不开人才。双鸭山在过去每年财政列支万元专项培训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训投入,设立企业家培训、创新创业培训资金,每年培训企业家名、“双创”培训人,选派更多的干部到佛山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制定了柔性引进人才制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专项资金,为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结构调整瞄准量质齐飞

金秋送爽,稻谷飘香。宝清县尖山子乡头道林子村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一派丰收的景象,金灿灿的水稻籽粒饱满,品质非常好。“我今年种了20公顷水稻,产量不错,粮价也比去年好。我是年加入这个合作社的,现在不光是卖粮不愁,销售价格也提高了。”村民王洋说。

王洋所在的合作社隶属于黑土头稻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下设3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且开设了有机富硒特色农产品专营店。今年,黑土头稻农业有限公司与北京某公司签订了亩富硒大米种植订单,从卖原粮到卖大米,每市斤比普通水稻增收0.8元到1元。

宝清县依托三江平原土壤富硒核心带的资源优势,不断壮大富硒产业,今年全县富硒水稻种植达到了25万亩。目前,宝清县共有富硒食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企业及农民合作社70多家,培育了“黑土头稻”“冷泥”“冷硒”“稻姬”“禾乐田园”等富硒品牌60多个,初步打响了“寒疆硒谷,中国宝清”地域品牌。预计今年全县富硒产业将实现经济效益15亿元。

“以前大路货,难有市场,得有招!”招,就在“立足供给侧,发力调结构。”市长郑大光说。

双鸭山在稳固粮食产能前提下,积极扩大富硒米、高淀粉玉米、鲜食玉米、高蛋白大豆等优质粮食面积,引导农民扩大马铃薯、杂粮杂豆、葵花子、白瓜子等特色经济作物、蔬菜和饲草种植。把果蔬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最大程度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年全市果蔬种植面积11.2万亩,种植鲜食玉米8万亩,比上年增加4.4万亩。

往优质高效作物上调、往绿色食品上调、往市场需求上调,双鸭山农业从满足“量”,迈向更加注重“质”。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万亩,主要包括水稻、玉米、杂粮、蔬菜四大作物种植基地和蜜蜂养殖基地;落实“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52个,面积17万亩;落实农业“三减”示范基地面积99万亩。宝清县、饶河县被评为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集贤县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被列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

双鸭山还把调结构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帮助辖区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宝清县,通过“政府+合作社+农户+订单”的运营模式发展绿色富硒蔬菜产业,将“北菜南运”与产业扶贫工程相结合。万金山乡金山村的1亩富硒辣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包括大辣椒、朝天椒、麻椒等辣椒品种和亩黄金二号南瓜。贫困户除了种植辣椒、南瓜的收益之外,同时还享受到了合作社的分红,预计这一项目将带动贫困户每户增收多元,辐射带动全乡93%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创新驱动带来新兴业态

有了科技支撑,有了合作组织,农民还愁什么?愁市场。

量大链短,种强销弱,农产品“质好价不高、量大不挣钱”的隐痛,一直困扰着双鸭山。

互联网上找市场。如今,随着电商产业成为双鸭山“七个新增长领域”之一,特别是发展新业态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众农联”项目,让市场这个短板不断得到补齐。

在双鸭山“风场”创业创新孵化中心,这里有各类电商载体34个、电商平台14个,电商企业由3年前的0户发展到如今的户,快递物流收入连续两年增长30%以上。

电商“风场”是双鸭山探索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缩影。近年来,双鸭山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投放到依靠创新驱动上来。“众农联”项目就是以浙江蓝源资本成熟的“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创新模式,依托我省特有的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基础优势和龙头企业打造的集金融、平台孵化、质量检测、采购、营销、物流、大数据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产业互联网平台型总部经济新业态。

“众农联”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手段,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平台已经在今年7月上线,集聚了50多家粮食企业,覆盖双鸭山、鸡西、建三江、鹤岗、佳木斯、绥化、五常、齐齐哈尔等8个粮食产区。未来将着力打造粮食、畜牧、林下经济、北药4个品类平台。通过品类平台的建设,加快优势资源整合进程,打造供应链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技术中心,为加入平台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目前,谷黄金集团、省龙联联社、金山江粮油集团、北大仓粮油、佳木斯粮油等省内龙头企业加入到众粮联平台,众粮联已经集聚了50多家粮食产业龙头企业。预计平台发起当年可实现线上流量亿元以上,今后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农业版的阿里巴巴”。

对口合作形成南北协同开放合力。双鸭山抢抓与深圳、佛山合作的历史机遇,对接高端客户市场,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大米网为核心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推广众筹、私人订制、网上交易、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今年,各类经营主体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万元,交易量近0吨。

通过线上、展会、实体等营销手段,多方引导农民增强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全年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外销农产品达到.5万吨。打造了省大米网双鸭山“一馆四城”,在深圳“农迈天下”“深商E天下”等知名电商平台建立双鸭山农产品网站,线上交易量增长35%。参加15次各类展会签约量达1.1万吨。在深圳、佛山分别建立了双鸭山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直营店,与深农、深粮等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仅深农集团旗下的海吉星商城、上海农产品批发中心、南昌农产品批发中心就订购了11万吨富硒大米等农产品。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双鸭山农产品重要外销地,“双宝谷坊”“田地冰米”等品牌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

探索新型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双鸭山电商销售已由最初的淘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fc/143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