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饶河农场的建设者。这片土地上有着他们不可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考验,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在二十二团的教与学 陈秀荣,女,北京中学66届毕业。年7月到达22团十四连,任农工、小学教师、农工排长。后调一营,任营部书记员、统计,三连、工程一连任小学教师。年离开22团到黑龙江八一农大,任子弟校教师、教育科科员。年回北京任小学教师至退休。 文革中,我看到那么多老师挨批斗,尤其是我尊敬的老师受到伤害,就断了当教师的念头。从小羡慕花木兰的我,到边疆是一心想屯垦戍边的。到连队后我不怕苦累,工作还很起劲。 工作了不到一个月,连里领导找我谈话:说连里现在只有一个教师,不够用。想让我做小学教师。我自然不同意,理由当然是文化浅,没受过专业训练,连里还有高中生比我更合适。后来连里又换了其他领导跟我谈了几次,我仍没答应。以后又有老职工、学生的家长在场院干活时给我吹风,我还是不答应。反复几次后,我就是不松口。结果有几天没人找我,我以为当老师的事算了。 有一天有人告诉我,连领导叫我有事。在去连部的路上就看见了领导,边走边聊到小学校时,他说:我找老师有点事,你等一下。那时小学校没有院墙和门,就一排房子,我就在他进去的教室外面等。一会儿,他招呼我:进来等吧。我不想进去,但也得往门口走,刚想在门外等,一把被迎上来的领导拉进教室。几十个小学生齐刷刷地起立,“陈老师好!”这那里是问好,分明是喊!紧接着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当着几十个天真的孩子我不能跟领导争辩,连领导就势宣布:以后陈老师就给你们上课了!教室里师生又是叫好又是一通鼓掌。我意识到中计了,但是面对学生的笑脸,孩子的期望,我的心却被柔化如水,不能硬起来回绝。从此,我就是教师了。 (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我搬进教师宿舍,和学校唯一的女教师王慧住在一栋老旧的泥草房里。这栋老房外表不起眼,进门外间有灶台、炊具,放着一口水缸和笤帚簸箕,里间是半间屋子半间炕,一个木架子,放着书和日用品。还有一张小炕桌是办公吃饭两用。但这间独栋泥草房冬暖夏凉。王慧老师家在西林子,年长我几岁,未婚吧,教了几年学了,和蔼大气,对我热情欢迎。她把这里当成家,宿舍收拾的干净整齐,除了在食堂吃饭也从家里带些东西,自己做点吃。放学了,小屋里也是办公室,除了跟学生谈心,补课、备课外,屋里时常弥漫着开水的热气或饭菜的香味儿。我搬来以后,门口常发现不知连里谁放的各样的蔬菜、瓜果、鸡蛋,秋天时甚至有半手推车的新土豆,各种南瓜。我俩哪里吃得了,在伙食单调的下乡时期,这里就成了美食屋。我明白这是家长在尽最大的努力挽留我,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 二、北京的老师指导我 我虽没受过师范教育,但是毕竟上了九年学。眼前,当务之急是努力回想着小学老师怎样教的我。王慧老师说:“那你就从低年级教起,咱们一起备课。”对我来说,算术好办,语文教写字还行,拼音却不会。我上学时学的是注音,上初中时学过一周的汉语拼音早忘了。只能是现学现卖。急的我又找连领导。杨瑞欣连长笑笑说:“这个不难!我包教保会。”他拿过纸笔,边唱边写,abcdefɡ……26个大大的汉语拼音小写字母依次出现在纸上。我跟着他边唱边写,果然学的很快。我又对照汉语拼音方案反复练习,很快过了这道坎儿。没想到善用注音做笔记的杨瑞欣连长汉语拼音也相当好。 (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那时候没有教学参考书,自己的回忆又有限,王慧老师也很忙,怎么才能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呢?我想到我的小学老师郭文英,一个慈爱如母,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马上给家里写信联系她,没想到家里很快回复我:郭老师很乐意帮助我,希望我提出具体要求。那时两地联系主要靠书信来往,往返一次,十天半月算快的,二十天一个月也没准儿。更没想到的是,郭老师早就想到这一点,不等我去信询问就源源不断地给我寄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教学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看着这一封封厚厚的来信,透过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我不仅学到郭老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更看到郭老师对我的关心,也看到老教育工作者热心教书育人,不忘责任和勇于担当。要知道,年底时,文革中对教师的冲击还令人心悸不已,郭老师为使我尽快成为合格的教师,竟然冒着风险传授教育经验,并对我做教师寄予很大的希望。这让我感到,文革对教育的破坏并没有扑灭教师对教育的重大作用的信念。郭老师是希望我在遥远的边疆为祖国培育栋梁人才打好基础。祖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有知识的建设者,祖国的强大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老师已为我做出了榜样,站在前面拉我,鼓舞着我。我不能只看眼前,满足于出一身汗,滚一身泥巴的锻炼,要看到更长远,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决心从眼前的小事做起,挑起这副沉甸甸的光荣的重担。 郭老师告诉我,对待小学生一定要面带笑容,说话要慢,听他们说话要有耐心,小孩子才会喜欢老师,老师说话他们才爱听,才听的进,才会照着老师要求的去做。郭老师还告诉我:刚离开家离开父母的孩子对你陌生,胆子小,学习能力就会受影响。有点假小子的我,开始学着温柔,亲近孩子。为学生洗脸、剪指甲,为女孩子梳小辫子。学生渐渐地喜欢我了,听话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也变了,和学生在一起很快乐。 (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因为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郭老师就告诉我,带领学生书空,不仅能多快好省地巩固笔顺写法,还能提高学生兴奋点注意力,并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她还告诉我,从平时教师的言行和组织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注意用字组词造句训练,为逐步提高作文能力铺垫。我把这些来信与王慧老师交流,得到她的肯定和帮助。这一切使我受益匪浅,提高很快,也使我的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爱学习了。 我刚到东北,自然带着北京腔。虽然老职工常夸我们说话好听,但在工作中却发现一味地保留北京腔也会影响师生交流与默契。一天生炉子,我嫌木柴细,就对学生说:“给我拿根han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我只好连比划带说,学生才明白拿来根粗的。有的学生离开家乡不久,乡音还很浓,不敢大胆发言,活动靠后。我注意向学生学习当地日常语言,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看我注意纠正乡音,认真学习普通话,渐渐胆子大了,能主动说话了,表达能力也提高很快,受到家长的称赞。我后来回京探亲,倒成了外地人,少了很多北京味儿。 为了了解学生,我经常家访。越访越感到老职工信任我,关爱我,他们创业开发北大荒的奉献事迹也感动着我,我要为教育好他们的孩子尽我所能。除了认真讲课,我还给他们讲故事,猜谜语,说歌谣,带着学生做游戏,讨论给英雄麦贤得叔叔写信。那时没有调皮、差生的概念,师生之间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我虽然仅教了半年,水平也不高,而师生的感情却很好。后来我调到一营部,看到有比连队多很多的报纸,马上积攒了些旧报纸,裁成纸条捎回十四连小学校,给他们冬天来临之前糊窗户缝用。 三、教师群体对我的影响和帮助 年2月我调到三连小学,那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教师集体。 (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校长孙国春是北京知青,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宽厚慈祥,博采众长,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学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课下,他身上经常爬上四五个学生跟他闹着玩。老教师戴君勤是三连蔡指导员的妻子,她早年是上海纺纱工人和资方谈判的代表,对学生和蔼可亲,工作耐心细致。老大姐似的她待我们如亲人。她家保存着很多名著,我们去她家看书,常常看到很晚。李民老师是65年佳木斯知青,三连陆会计之妻,工作有活力又认真。她乒乓球打得好,推挡技术是最棒的,一分常常打七八个回合,甚至十几个回合。当年尽管她怀孕反应重,吐得厉害,但她把桶放到讲台上还坚持上课,直到有了代课老师才休息。程天祥老师是北京知青,工作生活严谨,一丝不苟。备课笔记工工整整,没有一处划改的,让我非常佩服。小学校五个年级,程老师竟组织学生练四声部合唱,分声部练好了,再合练。一首歌,不知花费了他多少心血和业余时间,他从不说起。学校勤工俭学,周围晾满了葵花籽、窝瓜籽,他从不吃一粒,给老师学生做出了榜样。他学练扬琴,一周后就蒙上白布打,真是勤学苦练。汪原清老师也是北京知青,原是团宣传队的,当教师后仍刻苦练习阮的弹奏,有一点空儿就拉起衣襟练弹拨,衣服边都被拨拉得毛了边。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春天,我们带领学生种下葵花、红花、倭瓜。夏天,我们用麻袋装草缝制体操垫子,领着学生练习前后滚翻、倒立、下腰、劈叉。秋天,校园晾满了收获的瓜子、红花。冬天,我们水浇冰道,学生们尽情地在冰上玩耍、嬉戏。下雪了,师生们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我们还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到饭厅读报。利用知青休探亲假回城市,我们跑书店、文化用品商店,买书、买学生作业本。因为包装布便宜不要布票,我们就想方设法买包装,经过漂染,剪裁,缝制演出服装。我们给学生排练合唱、表演唱、朗诵、舞蹈、活报剧、三句半,没有正式课本、剧本,我们就从毛选中找故事,找成语,讲给学生听,编节目演给学生看,演给职工看,受到好评。学生们生龙活虎,教师积极提建议,师生又一起讨论完善实施。这些都使我更爱学生,更爱校园。 因工作需要,年3月我调到工程一连小学校。这里学生少,只有我和毕建春两个老师,我们就上复式班。毕老师身体不好,但是多才多艺,很幽默。唱戏,说快板张口就来。我常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她爱人在饶河气象站工作,是南京大学高材生。接触多了,他知道我想学习就辅导我复习,提高我的文化水平。 我在一营做统计时,曾有机会在中学为某老师代过几节课,耳濡目染地看到了一营中学教师们不断学习进取的敬业态度。教师办公桌上摆放着初高中的书籍,王静薇、张毅、王惠东、柳伟祥等老师都是老高三的毕业生,一有空就学习探讨,演算习题。好几次我看见张毅老师顾不上吃完饭,左手拿个馒头,右手拿着粉笔出板报。左手拿尺子时,就把馒头叼嘴上。不吃菜,也不喝水,抓紧时间把板报按时出完。我不仅被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吸引,还学习了好几招,同时更被教师的学习奉献精神所激励。无论以后到哪里工作,我都积极出板报,受到好评和奖励时,都会想起张毅老师。 我调到八一农垦大学后,接触到的老师更多,他们知识范围更广,其中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来自除西藏以外的各省,现已桃李满天下。八十年代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外教,建立了计算机室,我也参加了学习培训,越发感到做教师的光荣与责任。我无怨无悔地做教师直至退休。现在,每当我听到我的学生学业、事业有成,心中充满甜蜜和自豪。 赞赏 长按白癫风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