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52.html ——记鄱阳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一新 文/图:施社淦 ?? ?.?~?..? --前言-- 年11月,鄱阳藉画家李一新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角逐中获得成功。 这个消息让人振奋:鄱阳的人文领域又增添了一道绚烂夺目的光环;这个事实发人深思:一个平时文质彬彬不苟言笑的画匠,何以在当今陶瓷界群雄角逐中获得工艺美术大师资质? ——题记 李一新先生的瓷板画《鄱湖渔歌》 PART1- 文:施社淦 李一新,年出生于江西鄱阳,年9月至年7月在鄱阳二中读书。 年9月至年1月,被下放到高家岭人民公社积谷大队参加生产劳动。 年2月调县文化馆任美术干部,年调鄱阳县文联。 年至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并结业。 现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一级美术师、上饶市美协副主席、江西画院特邀画家。 读小学五年级时,他从图书馆借到《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一书,深深被苏联艺术家素描三维空间所吸引,使之从此打开了向往西方绘画的大门。 这个事实表明,少小时期的李一新就在美术方面显示出了过人的聪慧。 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经推荐参加第二届江西省美术创作班,有幸接触到了马宏道、施少纯两位老师及省里美术精英。 三个月的创作交流和学习实践中,通过与恩师马宏道朝夕相处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既拓展了视野又使创作水准得到迅速提升!此后他创作了一大批油画作品:如《井冈道路通天下》《十万民工战莲花山军民水库》《黄金时代》《盛夏》《夏熟》《梁祝》等。《十万民工战莲花山军民水库》《盛夏》《夏熟》是反应他在农村参加劳动的作品;在全国上下恢复上课的时候,他创作出了《黄金时代》。这些油画作品均在70年代省美展参展,《夏熟》《黄金时代》《盛夏》分获二、三等奖。 有人说年纪轻轻能创作出那些油画很不容易,而能一次次参展甚至获奖那就更难了。 在他事业上顺风顺水并正欲在油画领域一展宏图时,他艺术的触觉却感受到东方文化的深遂。经过将西方油画同东方艺术进行反复比较和多年的创作思考,认为油画是西方的艺术,它根植在西方。而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博大精深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无法企及的,由此他始发了对艺术由西方转向东方的思考。 八十年代初他毅然由油画转入漆画这个东方独有的艺术领域,实现他第一次溯源之后的回归。 漆画,作为从远古漆艺传统中走来的民族画种,有它独特的材质魅力和画面形式构成的特色。对此,李一新既注重传统漆艺理念的新发展,同时也潜心于民族绘画技艺的探索。 如他的《犇》,画面上一群牛在向前狂奔,景象沧桑凝重,色彩苦涩斑驳,一种振奋向前的动力给人以强烈感染。这件作品源自于他受到晋、汉时期文化的影响。汉朝的鼎盛辉煌了华夏艺术,从那时的艺术中折射出的民族自信,彰显了那时期中国人的霸气——《犇》就是在这种情怀下孕育而生。 这件作品他用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手法进行创作,一反漆画界光亮如镜、华丽秀美的审美取向,代之以古朴浑厚、浓郁的泥土气息和磅礴的气势,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因而深得评委和同行称赞,人们直呼“大气!”,该作品入选年“第八届全国美展”,并于该年的省美展中获一等奖。 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漆画作品:如《鄱湖渔歌》《奔牛图》《姜夔》《踏青》《江南四月》《霸王别姬》《线》《果实》等等。《江南四月》《踏青》两幅作品,在北京对日交流中展出,并分别于年和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漆画《鄱湖渔歌》入选年“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该年度省美展一等奖。 《奔牛图》获国家工艺奖,另有多件作品被日本鹤屋美术馆收藏。在年“第八届全国美展”的评选中,整个上饶地区只有三幅作品入选参展,他一个人就展出两幅。 这对于一个在鄱阳土生土长的基层美术工作者而言,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李一新的作品出其不意的想象和他艺术的感悟力受到老师和同行们的一致称赞,成为中国漆画领域的佼佼者——这个时期,是他艺术创作的巅峰。 李一新先生的《仙乐图》 PART2- 文:施社淦 年,步入不惑之年的李一新走进了千年瓷都——这是他落定中华民族艺术原点的一次回归。 刚开始他是用青花工艺进行创作,并把国画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后来又潜心钻研陶瓷高温颜色釉人物画的创作。 他发现,尽管颜色釉有色彩瑰丽、跟宝石一样晶莹剔透、有时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特色,但它也有一遇高温就流泻得一塌糊涂、画面内容无法识辨、由此导致前功尽弃之风险。 怎么办呢? 凭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凭着娴熟的造型能力,凭着敏感的色彩把握能力,经过长期倾心领悟和静性创作的实践,李一新成功突破了“严格的人物画造型与活跃的颜色釉”相矛盾中的难题。 艺术是传递情感的符号,所以艺术史上一切经得起岁月洗礼的优秀作品,都能体现出创作者最可贵的真挚情感。 作品《仙乐图》,以其浪漫的抒情笔调描绘出了形象丰腴华贵的三仙女,把大唐风韵彰显得淋漓尽致。 还有《高士图》,表现的是三位置身世外桃源的高人在听风看云。 他在人与景物之间运用丰富多变的装饰技巧,层层递进耐人寻味。 尤其是瑰丽的颜色釉背景所营造的宛若蓬莱仙境般的神秘气氛,恰好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相契合。 《小溪》的艺术效果更是让人惊叹:他综合性地嵌入了油画等元素进行色彩处理,使斑驳的色釉生发出一种厚重犷悍之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经过长期大胆探索与反复尝试,两鬓染霜的李一新,终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率先开拓出了“陶瓷色彩的交响乐”、“瓷上油画”这一前无古人的新品种,并由此成了这个领域的“拓荒者”和“领军人”。 李一新先生的《江南四月》 PART3- 文:施社淦 自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方艺术各种流派与东方传统渊源的冲击和交融下,中国美术界争奇斗艳,各种门派标新立异,让人眼花瞭乱。 一时各种派别互相对立,纷争不断。 李一新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涉及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艺术思维的思考,认为艺术形式和风格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种形式和风格,只要出于真情实感就是适合于你的。 当真实达到极致的时候,作品的风格和形式自然得以升华,最感人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李一新有真、善、美人生三字格言,他最看重“真”。 认为如果失去真,善即伪善,那就非但不美,反而十分丑劣。 他坚持自己的理念,遵循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真实感受去创作,付之以真,动之以情,这在他的作品中贯穿始终。 如瓷板画《鄱湖渔歌》,画面中一群渔村姑娘踏着夕阳的余辉渔归,她们身旁有一只可爱的小狗相伴。那朴素纯洁的少女跃然瓷上,与传统瓷画中仕女的雍容华贵、秀丽甜美形成巨大反差!生动的气息扑面而来,真实而又亲切之情呼之欲出。 《风尘三侠》是他另一种风格的新作。作品以多变运笔为主,附之以颜色釉的点缀烘托,整个画面简洁明快,三位形貌各异的人物都神气活现于陶瓷之上。 当人们的目光随着画面流转时,会发现其勾勒五官肌肤的线条非常精细凝重,而服饰的用笔却粗野又不失法度。 还有《论道图》,画中高人的睿智、弟子的虔诚及童子的清纯等,都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令人过目不忘。 在这些作品里,人们能够看到“横与竖、线与面、繁与简、动与静、浓与淡、艳与素、虚与实、工与写”等对比,感受到这些艺术元素的巧妙穿插运用。 试想,不去深究美学法则,何以炼就精品力作;没有独到的艺术语言,哪来作品的感染力? 李一新从小喜欢画马,而且技巧很独特,结构严谨而又放纵不羁。 马身上的笔墨干净利落地聚焦到各个部位,可谓无处不精彩绝伦。 由于有崇尚真、善、美的艺术思想,所以他所有作品皆为有感而发,都倾注了内心的真情,没有半点虚浮和矫揉造作。 不仅如此,在大量的现实题材创作中,都尽量做到既紧跟时代又尊重历史。 他的画册专辑《残瓷划梦》,与古人神交与先哲絮语,用画笔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白;他用诗篇拾缀起被远风吹落的纷繁思绪,让历史的风云变幻乃至农耕时代的故事都变得鲜活起来。 诸如人物众多神态各异的《兰亭雅集》、人物形象夸张并各怀玑珠的《唐宋八大家》、表现古代词人雅韵的《小红低唱我吹箫》、充满静谧和温馨闺房气息的《晨妆》、欢快且极富动感的《马球图》等等。 具有好奇和探求未知领域天性的他发现,中国古代许多文化名人思想境界之高,令人难以跨越。 象苏东坡、陆游、白居易,又如朱耷、石涛等都是佛家居士,他们的境界都得益于佛教。 在年刚来景德镇时,李一新被书店架上的一本《金刚经》所吸引,买来翻阅时感觉里面文字生涩,然经一段时间的反复阅读,深感佛法深远浩瀚,境界无有边际!自此,他在后来的岁月中,常带着这个思考去创作、去观察人生。 年,一个偶然的机缘,鄱阳风雨山寺院邀请他给寺院大殿绘制巨幅壁画,他欣然从命。 风雨寺的住持是个见多识广的年轻师父,对于世间事物的理解都非常通达。 在寺庙的两个月当中,李一新对佛教以及世间的一切疑问,师父都能给予圆满的解答。 通过师父们引导,李一新看到了人生宁静淡泊的最高境界,领悟到了人类深远广博的大智慧。 于是他的眼界更加开阔,对于世间功名利禄也更加释怀。佛法重布施重奉献,认为一切苦难都来源于内心的贪嗔痴。 人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还心灵一片清净。 他深知艺术圈同时也是名利场,所以对名利要淡泊,知足少欲清净无为才是为人的本分。 这就不奇怪作为一个国家大师却安于方寸陋室,也不奇怪他的工作室上张贴“谢绝宴请,敬请谅解”的谢客辞条。 李一新在作画之余多交净客莲友,热心捐资寺庙建设。这是他完成艺术溯源之后的又一次人生跨越和人性大回归。 李一新先生的《鄱湖渔歌》 PART4- 文:施社淦 在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他的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得多项大奖。 诸如:年画《开门办学》、漆画《鄱湖渔歌》、油画《村女》、漆画《犇》、油画《玉帘春》五幅作品,分别参加过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犇》《鄱湖渔歌》获江西省美展一等奖);《江南四月》曾赴日本参加东京举办的“现代中国漆画展”并已载入《中国美术全集》之史册;《钱》在孟加拉国举办的“亚洲艺术节”参展;《姜夔》和《犇牛图》也入选“中国漆画展”(《犇牛图》获国家工艺奖);高温颜色釉作品《仙乐图》,在景市美协举办的陶瓷美术作品评选中全票通过获得金奖;陶瓷箭筒《唐宋八大家》获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大赛金奖;瓷板画《溪流》获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金奖;他参与创作的超万件“青花箭筒”在迎香港回归礼品展评中获最佳创意奖;精装书画集《中华正气歌》和《光辉的旗帜》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年6月1日,瓷板画《鄱湖渔歌》在“伴飞神十,圆梦天宫”航天主题艺术大赛中,作品芯片载入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仰望星空,李一新找准了充分展示自身个性价值的定位;脚踏实地,他始终在孜孜不倦地向着出神入化的境界挺进。 “内涌外静鄱湖水,厚积薄发色釉瓷”,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给予李一新最为中肯的评价。 渐入佳境的李一新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他将伴随着千年万载不朽的陶瓷,永葆其不朽的艺术魅力。 完 ▍编辑:娟子 ▍审核:林品 《视觉湖城》36.4万元的图书,为寒冬里的贫困孩子送来了温暖的知识大餐 《视觉湖城》江西鄱阳:大美鄱阳湖欢乐观鸟周 《视觉湖城》江西鄱阳:冬泳健儿闹“大雪” 《视觉湖城》12.5国际志愿者日暨第七届鄱阳好人和全县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颁奖晚会 《视觉湖城》国家宪法日,鄱阳县总工会开展系列活动 《视觉湖城》渔村冬日晒鱼忙 《视觉湖城》寒风中,你最美 征稿启事 《亿润鄱阳》 是由江西亿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鄱阳又一家全新媒体,现开设《饶河文艺》栏目,旨在继承鄱阳县优良文化传统,培育鄱阳本土文艺人才,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提升鄱阳文学艺术创作水平。 《饶河文艺》栏目现面向全县征集散文、诗歌、小说(短篇)、书画等作品,热忱欢迎广大文艺爱好者踊跃赐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QQ.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fc/78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