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六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共同发出《关于成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简称6.18批示),将国家农垦部所属的东北农垦总局建制改为兵团,属解放军序列。规定“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部队;它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工作队”。其任务是“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按照《6.18批示》一九六八年七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下设五个师。 荒原第一犁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抚远地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九六九年八月十九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正式成立,王少伯任师长。 年转业官兵搭帐篷 建三江地名的由来 当时六师下属4个团一个反修营,即:23团(农场)、24团(胜利农场)、25团(七星农场)、27团(勤得利农场)和反修营。这几个团北靠黑龙江和松花江,东邻乌苏里江,横跨富锦、同江、抚远、饶河4个县。六师就处在三江平原的腹地。王师长来到六师以后,考察了当地的地情地貌和自然环境,就下定决心要把六师建设成为塞北江南的鱼米之乡。王师长常说,正因为这里艰苦才叫我们共产党员来,才叫我们军人来。叫我们来干什么,就是搞建设,搞建设就得叫这个地方变个样,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王师长想给六师这个地方起个名字,他想了一段时间,他提议这个地方就叫“建三江”,意思是建设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把北大荒建设成北大仓。王师长的提议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赞同。 在王师长的布置下,在二十五团的北面,佳抚路旁做了一个大彩门,彩门的正上方用铁皮做了由王师长亲笔题写的“建三江”三个大红字,彩门两侧还用胶合板做了两副对联,这两副对联都是王师长亲笔题写的,上联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下联是“说了算,定了干,誓叫三江面貌变”.一副对联道出了王师长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 建三江这个地名就这样叫开了,报到上级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都认可了,从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有了“建三江”这个地方。随之,建三江邮政局、中国农业银行建三江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建三江支行、黑龙江省富锦县税务局建三江分局、建三江客运站、建三江火车站都先后相继挂牌更名或成立。有好多部门都可以直接和全国各地进行业务往来。过了不久,在《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上还分别刊登了反映建三江变化的长篇通讯。后来,农垦的文艺工作者还谱写了一首歌曲《中国有个建三江》,这首歌唱遍了全省,唱响了全国。现在全国都知道“中国有个建三江”。 借美术之体传国学之道 行不言之教画懵懂少年育有德之人服务社会大众 为弘扬我国古老的国学文化,提升学员文化品德素质,勤得利国锋练字学校,加盟格物明道,特引进国学美术课程,课程本着立足国学土壤,培养思维能力,增强美学素养,培养有用之才,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致力于国学美术的教育宣传 国学美术项目合作请致电: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让国庆不白过白癜风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