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出现波动,PM2.5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了这一情况。 刘友宾表示,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3%,同比上升18.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9%。 他说,除重点地区外,其他地区大气环境质量也取得明显改善。年1至11月,个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比年同期下降22.4%,超过“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进度要求。其中,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分别下降22%、13%;云南、贵州、广东、浙江、黑龙江、内蒙古等十几个省份PM2.5平均浓度由不达标转为达标。 他同时表示,今年以来,受工作压力传导不够、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得力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出现波动。如地处“2+26”城市和长三角交汇带的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湖南等地PM2.5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针对上述情况,生态环境部及时组织召开空气质量预警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座谈会、按季度开展空气质量预警、对污染反弹严重的地区采取约谈等措施。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污染反弹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来源:南京日报) 主管:南京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策划:李锋、姚建军、徐小怗 编辑:张健、褚方樵、王莎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