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醒:点上方↑“美在鄱阳”即可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畔,面对饶河似有居高临下之感,总以为饶河只是鄱阳湖的一条支流,毫不起眼。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船的邀请下,我与饶河真切相遇。

  那天,在一位护河禁渔老人的平静述说中,我的灵魂仓皇出逃,我为自己无法从坐井观天的偏执里突围而感到羞愧。

  “月光光,照四方,照着姑娘洗衣裳……”岸边传来孩童稚嫩的歌谣,随歌飘扬的,还有两岸摇曳的水草,一望无际,绿得让人心跳。草丛里到处闪耀着各色的小花,红花草、黄菊花、绿藜蒿,还有名字滑稽的猪耳朵、灰灰菜。水牛们悠闲地咀嚼着祖辈充饥的食物,毫不体会这藜蒿如今已是“南昌人的宝”,也不管藜蒿现今已成为国菜,上了中南海的餐桌……

  姚公渡早已没有了摆渡的客船,几只破船搁浅在水落石出的河床上。河上一片淡淡的雾气,没有由来地乱窜。三两只小鸟在水面掠起,迅即没入飞絮如雪的芦苇丛中,惊动了附近那终身不二嫁的天鹅、高贵雍容的白鹤、俏皮可爱的野鸭,船到之处,鹅嘶雁鸣,鹤舞鹳嬉……

 

  船如一尾银鱼,缓缓游进了老人旧年的回忆。

  昌江与乐安河自县城东南入境,一路逶迤,汇成饶河。它横通信江,下抵鄱湖,曾是河流经济时代赣东北水路的交通枢纽、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祁门、婺源的茶叶,安徽的竹木,景德镇的瓷器等等,都是从这里借道而过。饶河,因此催生了鄱阳——这座历为州府治所的古城。曾为江西六大港口之一的饶河码头,当年樯桅林立、白帆点点、乌篷成阵。河畔高达9层的永福寺塔飘来洪亮的铃音,江西最大的文庙传来吟诵四书五经的童声,楚骚遗韵、鄱湖渔俗、中原古风,尽显无遗。

  

  夕阳缓缓沉入河底,桨声欸乃,敲打着河水的落寞。渔灯下,二胡悄然起,悠然而亮,萦绕水面,空旷缥缈。就在丝乐渐渐消失之际,平地一声焦雷起,陡然一声花脸的高吼,那魂魄出窍的乐音便抵达了清绝遥远的云顶。曲以水为根。将南腔北调的唱腔集于一身的赣剧饶河调,便开始在水域中央弥漫开来。温情的基调,柔美的底色,融合那水音湖韵,伴着嘹亮的渔歌、急促的渔鼓、张合的蚌舞、高挑的白鹭舞顺流直下,多元的鄱湖文化美学内涵和生命形态便艺术地呈现出来,年复一年地,点燃着茫茫水上渔民心中的向往。

  

  船在河上行,鱼在水下游。看似平静的水底又蕴藏着怎样的壮烈?洁白无瑕、通体晶莹的银鱼,瞪着一对小如针眼、亮如渔火的黑眼睛,悠游水底寻找着圣洁的爱情,合卺后磨砂剖腹,卵出命毕。生命只有一年,爱情却与饶河同长。凤尾鱼舍近求远,赶到长江口产卵,脂肪消耗殆尽,卵产命丧,可幼鱼却历经无数惊险逆流而上,以一颗感恩的心,前来祭拜祖辈的爱情与生命。

  

  在老人的喃喃声中,船到龙口,算是到了鄱阳湖入口处。饶河的短,令我吃惊,它像一根生命的脐带,与来往的船只一同阅读着鄱阳湖生命的年轮。

  拂晓船去余浪白。一粒草种见证了饶河的风雨兼程,一枚渔钩钓起了一段湿润温暖的记忆,还有美好的憧憬。千年的微风把饶河吹醒,碧水蓝天、百鸟云集,饶河戏里有人高唱有人应和……

图片:王忠华提供

美在鄱阳原创

投稿邮箱】

qq.







































白颠病初期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ls/10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