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饶河县 >平常心得
时间:2018-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赣州的城市定位,从历史来讲,它是中国南北通道和海上丝路上的节点城市;从人口迁徙来讲,它是客家人南迁的集结地和中转站;从中国现代史来讲,它是革命历史文化名城;从城市历史和遗存来讲,它是一座唐宋古城;本篇要讲的是,从区位空间来讲,赣州是一座江西、广东、福建和湖南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

说赣州是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不但是因为她有4万平方公里面积,近万人口,也不但因为赣州城历史悠久,遗存丰厚,更因为她历史上就一直对周边区域有着聚合力、幅射力和带动力。

、从中国的交通网络来看赣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江西地理南北长,东西短。三面环山,从这些山上,大大小小下来多条河流,形成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5大江河,一齐注入北边的鄱阳湖,然后流入长江,流入大海。

据测算,平均每年经由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达亿立方米,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入海的总水量。

三面的山、五条江、一个鄱阳湖,就构成了江西独特的“山江湖”的地理格局,这个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相对完整,占到江西面积的95%以上。

三面的山,就像一个簸箕一样,把江西的三面围了起来,也把江西和南面的广东、东面的闽越、西面的湖南分割开来,在古代要前往邻省还不太容易,只能沿着这5条水系走,走到山隘口,翻过山岭,前往邻省。

赣州则是江西南部通往周边省份的枢纽,从中原过来,一条赣江到赣州,不但是通往广东的南北大通道,还是东去福建、西往湖南的通道。就拿人口的迁徒路线来说,赣州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目的地,还是中途站,客家人先是到了赣州和赣南,然后由此前往闽西和粤北,然后再飘洋过海去了台湾,下了南洋。

江西、包括赣州还是人口西迁的始发地。明代中叶后,西南招集流民垦荒,就导致湖南湖北人往四川、贵州、云南走,江西人往湖南、湖北走,长江流域内就出现—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就这样一步一步填过去。有一个标志就是万寿宫这种建筑。万寿宫,原本是南昌道教许逊净明派的祖庭,后影响扩大,成为南昌人、江西人民间信仰、民俗活动、民族风格的地标建筑。后随着江西人口的向外迁徒和江右商帮的全国行走,万寿宫的建筑也随着走向了全国。凡是有万寿宫的地方,大体就可证明江西人来到这里了。比如湖南西部的凤凰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的家乡,在城里陀江边上,就有一座做工精良的万寿宫,这就是当年的江西会馆。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2、从南赣巡抚衙门70年,来看赣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赣州的历史专家万老师认为,要深入研究南赣巡抚衙门70年的历史。这个建议值得重视。

在今赣州老城的地块上,当年有几个衙门:一是赣州府衙,一是赣县县衙,还有一个是南赣府衙。前两个好理解,县衙归赣州府衙管,那南赣府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南赣巡抚衙门”的“南赣”,可不是赣南,为什么?因为它管辖不只是赣州府,而是管到了江西、福建、广东和湖南四省交界的八府一州,江西的赣州、南安2府,广东的韶州、潮州、南雄3府,福建的汀州、漳州2府及湖广的郴州府,赣州、南安2府隶属南赣巡抚则一直未变。

南赣巡抚衙门设在赣州,从年(弘治八年)至年(康熙三年)一共70年,八面旗鼓,五品地位,军马钱粮,便宜行事。

为什么有这样的设置呢?因为赣州是这一区域的中心。

赣南地处万山峻岭之中,在东、西、南三面分别与福建、湖南、广东三省接壤。四省交界的这些地带方圆千里,在明初及以前,地形复杂,瘴气毒雾遍地,“地旷人稀”,人口稀少,数十里不见民居,尚未开发。

明代中期以后,农民赋税沉重,自然灾害不断,大批农民离乡背井,沦为流民。到英宗正统年间,流民成为全国性的现象,而赣南仍有大量荒地。成化年间,流民便陆续进入南赣地区,但他们不能拿到好田好地,只能住进山区,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和花生、甘蔗等,同时,也“往往相聚为盗贼”,“昼则下山耕种,夜则各遁山寨为贼”。

值得一说的是,这种亦民亦匪、民和盗不分的比较普遍,当时盗贼并非都是流民,也混杂着不少当地的里甲编户和明代以前就居住于此的“畲”、“瑶”等土著。

到了正德年间,这里已成了官府难以控制的“贼区”,里甲编户民众逃散,赋税锐减,当地治安恶劣,官府疲于对付各种各样的流民武装,严重影响了明朝廷在赣南统治的稳固,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如何面对地方流民匪患,就成为了明代赣南官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以前,赣南包括了赣州、南安两府,在行政上属江西布政使司管辖。但盗贼在四省边界地带流串,一方被打,逃往他方;一方挨打,他方相援,“贼众而势散,恃山溪之险以为固”,“贼滑而势聚,结党以之助,以相援”。地方官员东征西讨,疲于奔命,头都搞大了,甚至动用广西狼兵,仍是不得胜利。

为了应付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区的流民盗贼活动,特别是应付这种各省盗贼的情况,年(弘治8年)起,朝廷在这一地区设立南赣巡抚,统辖以上四省的边界地区,专门负责和处理闽粤湘赣交界处的社会秩序与流民动乱问题。南赣巡抚曾经短暂的撤销,在正德六年旋又恢复,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作为四省交界地区的最高一级地方长官,南赣巡抚的职权很大,不单是军事活动的指挥者,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对付和剿灭南赣地区的地方盗贼,控制基层流动人口,消饵地方社会为盗之风,维持地方的统治秩序。

南赣巡抚中最有名的当然是王阳明。当时,南赣局势大乱,攻城掠地,盗贼气焰嚣张,搞得巡抚文森也托病离去。在这种情况下,经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以都察院左佥都御使的身份巡抚南赣,“四省三司,听其节制”。

王阳明从57(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到赣州上任,至5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被派往福建处置兵变,走到丰城,听到宁王反叛的消息,就转入平乱。所以说,王阳明在南赣巡抚的任上是2年5个月。但他在平乱之时和之后,还顶着南赣巡抚这顶帽子,一直是4年零个月。

王阳明在南赣剿匪的基本情况是,南赣七股土匪山贼:福建彰南的詹师富、广东浰头的池仲容、江西崇义县横水、左溪、横岗的谢志山、江西大庾县的陈曰能、江西崇义的桶冈的蓝天凤、湖广的龚福全、广东乐昌的高仲仁、湖南郴州的龚福全。其中池仲容、詹师富、谢志山是南赣最大的三股势力。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阳明先平息福建漳南的詹师富,得胜之后,返回途中,在赣州的于都县设坛讲学,并刻石以记,于都罗田岩现有《观善岩》及小序题刻。

接着,经过半年的休整,正德十二年十月,王阳明从赣州出发,对横水、左溪、桶岗的盗贼用兵。这三地地处南康、大庾与上犹三县之间,西接湖南,南邻广东,形势险峻,贼势颇为强盛。

赣州崇义的上堡梯田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梯田几万亩,有老街、老屋,山清水秀,古风荡漾。当年是匪首谢志山的巢穴之一,离桶冈相距不远。

当时,南赣七股土匪约2万人,其中蓝天凤2~3千人,谢志山5~6千,蓝和谢加起来共8千人。池仲容3~4千人。官军从来没有打进桶冈,84个山寨,官军打一个,土匪就逃到其他地方去。所有的官员头都大了,一点办法也没有。但王阳明有,频频出招。第一招,王阳明推行十字牌法。0家连在一起,每天由一家去查岗,少了一个家人不行,多了一个生人也不行。如有差错,0家连坐。

第二招,王阳明各个击破,因为土匪从来不互相支援,只守自己的山头,于是王阳明就采用拔钉子的办法,一个一个地拔。

第三招,软硬兼施。桶冈难打,就招安。有/3的土匪被招安了,比如叶芳。

第四招,先易后难,王阳明调集路军集中攻打,亲率中路军由南康进屯至坪。五个路口,派出路官兵,2路断后,9路进攻。先破横水,再打桶冈,一天之内就攻入了。土匪逃到十八面,王阳明乘胜追至十八面,投入战斗,一战成功,三天清剿。破匪巢50多个,斩首级颗,擒斩首领56人,俘虏了山匪及其家属人。号称“征南王”的谢志山和蓝天富被擒后被杀。事后王阳明在今赣州崇义县的桶岗勒石纪功,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纪功岩》题刻、《平茶寮碑》和《平畲》诗一首。

最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从赣州出发,征讨广东的三浰,三月“袭大帽山、浰头诸寇,擒斩寇首五十三人,从寇两千余人。后于九连山,以奇计袭敌,寇接擒之,抚其降酋二百余人”。胜利归来,又在赣州的龙南县玉石岩刻石纪功,有《平浰头碑》和《题龙南玉石岩》五首。

通过以上军事行动,自正德十二年初至十三年三月间,王阳明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一举平定了南赣地区的所有叛乱,把骚扰南赣地区数十年之久的盗匪全部剿除,《明史》称:“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

王阳明的南赣剿匪,是以赣州为大本营的。他也以赣州为中心,对周边地区实施了有效在行政管理,更为难得的,王阳明还以赣州为中心,对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深远的知识传播和民风教化。现在,赣州人还说:我们这里是“道学开宗之源,阳明过化之地”,“道学开宗之源”指的是宋代的周敦颐在赣州呆了好多年,并在此地招收程灏、程颐为学生,从此开辟了中国儒学宋明理学的新局面。“阳明过化之地”指的则是王阳明在此讲学、立规矩、正民风、包括对赣州话的影响。

就现在的历史遗存来看,王阳明在于都、崇义、龙南和通天岩等地都有摩崖石刻,这些地方全在赣州,这可以看出赣州是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所以,要研究南赣巡抚70年的历史,研究赣州在这四省交界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3、从明末的赣州保卫战,来看赣州的区域中心城市位置

年,崇祯皇帝在上吊自尽,清廷入主北京,标志了明朝的灭亡。但中国地方很大,南方仍然是明朝的天下,抗清的烽火仍在此起彼伏,抗清的力量东窜西跳,李自成败撤到陕西、湖北一带,张献忠盘踞在四川,明王的后裔们则在江南各省建立起一些小朝廷,困兽犹斗。中国历史出现了20多年的南明史。年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第二年五月覆灭。当年,闰六月27日,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不久,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绍兴建立“监国”政权。

年农历6月9日,南昌城的明朝官员弃城逃离,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南昌。随后,江西境内的抗清战斗转到两个方向:一是抚州建昌的益王的抵抗,但八月,益王家族中的永宁王被俘。二是赣江中上游的抗清。

年九月,明将杨廷麟抓住清兵攻击抚州之时,乘虚出击,收复吉安、临江,唐王就授杨廷麟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任命继任江西巡抚的万元吉(南昌人)为南赣总督,驻守吉安,也借以加强对赣州的防守,确保从福建到江西和湖南的战线畅通。

杨廷麟,江西清江人,崇祯4年的进士,字伯祥,号兼山,为什么是“兼山”?他崇拜江西两个具有民族气节的名人:一个是文天祥,号文山;一个是谢枋得,号叠山。杨廷麟为效法这二人,就号“兼山”。李自成攻入北京,杨廷麟闻之恸哭,募兵勤王,后得知福王在南京称帝乃止。后来,唐王在福州称帝后,授杨廷麟为兵部尚书,和万元吉一同守卫赣州。江西境内形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年三月,吉安失守。四月,万元吉退守赣州,年(清顺治3年)四月十四日,清军将领高进库率十三营清兵由万安造口乘胜追击,直抵赣州城下,把这座城市合围了起来。

这一下,可不得了,因为赣州这个城市处于南方几省的中心,位置关键。当时,南明各个小朝廷分别在浙江、福建、广州和广西,江西处于不断南下的清军和南方各南明政权之间,界于浙闽、两广和两湖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赣州,东达福建,西通湖南,南接广东,是数省之间抵挡清军的战略要塞,赣州守住了,江西福建与两湖地区的南明军队就可连成一片,所以,赣州对整个战局影响极大。

唐王一向注重江西战场,一看赣州被围了,就慌忙从四面八方调来军队来救援赣州。这样,赣州附近,抗清武装众多,但兵多将众,指挥不力,均被清军打败或阻隔。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廷麟偕同赣州巡抚万元吉据城坚守。从四月至十月,这半年,赣州外围战不断失利。五月,杨廷麟部将张安在城东梅林镇与清兵激战失败。八月清兵经常夜截焚舟,杨廷麟水战失利。此时,赣州城中只剩下部卒4千余人、城外水师2千余人。到十月,已经苦战死半年多,人困马乏。

十月初三日深夜,清兵乘守城士兵疲惫松懈,雨夜攻城,天明城破,清兵蜂拥而入,开始屠城。城陴和巷战死者如麻,府督万元吉投贡江而死((儿子想投降,把儿子都斩了)。杨廷麟来到城西的清水塘,清水塘“积尸平池”,被尸体填满了,杨廷麟整好衣冠与佩刀,把尸体扒开,把自己沉了进去,殉节而死。据说,杨廷麟死后仍握拳张髯,气凛凛然不可犯。清将贾熊叹道:“忠臣也!”清兵把这位殉节的明朝大臣捞起来,以四扇门为棺,小心翼翼把他摆好,然后恭恭敬敬地把他安葬在章水之旁。

以后,清水塘和杨廷麟墓就成了赣州重要纪念地。

杨廷麟原来葬在西门外的河边。易堂九子的首领魏禧还专门来赣州凭吊杨廷麟,写下《拜杨文正公墓》:“荒冢斜阳乱草青,布衣此日拜门生。长年魄恋忠诚府,亘古神依箕尾星。两岸蓼花红有泪,一江秋水澹无声。孤魂最是难听处,盍旦枝头彻夜鸣”。清.陈云章《清水塘吊杨忠节》:“萧萧清水塘边过,仿佛悲风动素旗”。

(康熙九年)改葬杨梅渡(今杨公地),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均予修茸。杨梅渡旁的杨廷麟墓松柏葱郁,绿草如茵,当地人都你为“杨公地”。年(清道光24年)重修时,墓地面积平方米,石刻“明故武英殿大学士杨文正公廷麟之墓”,周围缭以石垣,巨大的墓碑刻有杨廷麟的生平,墓前侧方竖立一对华表,上刻“千秋俎豆留章贡,一代忠诚炳日星”。墓门横额中央刻着“正气”两个大字,据说是年(民国3年)第五次维修时由蒋经国题写。可惜,杨廷麟墓今已不存。

赣州保卫战从年四月十四日至十月四日,长达半年之久,是江西境内南明军民抵抗清军时间最长的、牺牲最大、最为壮烈的一次战役。

赣州是明王朝最后被攻破的一座重镇,赣州失守后,武装抗清的中心转入广西,但已经没有中心城市作为依托,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大战斗了。

年(顺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桂王之长子、永明王朱由榔在广西梧州登基,改元“永历”,成为南明第三个具有“正统”权威的小王朝。而清军很快占领了广东和广西的大部地区。永历帝转移到湖南西南地区的武冈县。(顺治七年)十一月,永历小朝廷的驻扎地桂林也被清军攻克,永历远逃云南,(清康熙元年)被抓并在昆明被绞死,南明最后一个政权也就覆灭了。

4、从现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来看赣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开放格局开始是五东向洋:广东向洋,闽东向洋、浦东向洋、山东向洋、辽东向洋。而江西至少跟三个“东”有关,江西是中原进入广东、闽东、浦东这三个“东”的必经之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的发展腹地。这三“东”和三“角”都是发达地区,我们江西只要对接得好,是大有希望的。所以,我们江西人要做好这篇大开放的文章,要在全国的大局里把江西的事情做好,把赣州的事情做好。

赣州,“两江合抱,吐纳八方”,“一城据守,四省通衢”,幅射四省交界地区,亦得四面八方来风。现在,中央关心,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赣州在城市建设、产业振兴,经济发展下足了功夫,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越打越扎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突飞猛进,自身的区位优势通过交通明显发挥。

联结和贯通湘南、赣南、闽南“三南”的高速公路、铁路相继通车,在我国新一轮的交通网络建设中,赣州将成为交通枢纽。

“一纵一横”的高速铁路网:“一纵”是南昌-赣州-深圳的客运专线;“一横”是重庆-长沙-厦门(渝长厦)的快速铁路。这都在赣州城交汇。

“两纵两横”的普速铁路网,“两纵”是北京到九龙(京九)铁路,鹰潭-瑞金-梅州(鹰瑞梅)铁路。“两横”是韶关-赣州-龙岩(韶赣龙)铁路,兴泉铁路。这也在赣州交汇。

“三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三纵”是:济南-广州高速、宁定高速、大广高速;“三横”是泉南高速、厦蓉高速、寻全高速(含西延至韶关曲江);“六联”是:南昌至韶关高速(含兴赣高速及北延、绕城高速、康大高速)、广昌至吉安高速(宁都段)、龙南至河源高速、宁定高速定南联络线、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高速、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这些还都在赣州交汇。

你看,年,整个赣南地区,一寸铁路都没有,现在,“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全有了,而且立体交织,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加上“交通优势”,赣州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更加彰显,赣州的发展潜力更大了。

所以,要坚持和扩大开放,主动在全国发展的格局中担负起承接、中转的职能,千方百计地让周边地区和城市的人到这里投资,到这里来就业打货经商,到这里来买房居住,到这里来旅游观光,让赣州这个四省交界的中心城市的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ls/19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