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赣东北和赣西的发展 有什么期待? 未来是有多远呢? 《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赣西经济转型“十三五”发展规划》 近期正式出台了! 在不久的赣东北和赣西会焕然一新 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规划》提出赣东北地区要建设 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到年上饶、景德镇、鹰潭三市 GDP达到亿元 形成“一极两都、一带三廊”开放合作格局 赣西宜春、新余、萍乡三市是江西的“西翼” 要强化“同城效应”推动一体化发展 规划建设赣西各主要景区间旅游公路 明天会更好 你想和江报君一起来感受一下吗! 发展目标赣东北◆范围: 景德镇、鹰潭、上饶三市全域 ◆战略定位: ●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示范区 ●中部地区重要的中高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沿海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世界知名的文化生态旅游和健康养生基地 ◆战略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亿元增长到亿元,年均增长9.5%左右,占全省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健康养生基地地位显著提升,跻身全国一流,旅游收入达到亿元;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稳定提高,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3%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85%以上。 赣西◆范围: 新余、宜春、萍乡三市全域 ●要成为全省对外开放高地 规划提出,赣西地区有四大战略定位:产业转型发展样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精品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 到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成为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区的排头兵。赣西成为对外开放高地,产业实现对接、资源实现共享,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成为省际经济社会合作的样板,赣西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来说,到年,赣西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由年的.41亿元上升到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由年的.3元上升到年的元。 空间布局赣东北“一极两都” ●上饶 加快建设高铁经济试验区,重点建设光伏、光学、汽车产业基地和国际旅游名城,打造我省东部重要增长极。 ●景德镇 建设国家直升机产业基地、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制造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振兴千年陶瓷,打造“世界瓷都”。 ●鹰潭 加快建设中国丹霞与道教旅游名城和区域物流中心,依托国家级铜产业基地,打造“世界铜都”。 “一带三廊” ●信江河谷开放合作带 以上饶、鹰潭中心城区为双核,联动玉山县、横峰县、铅山县、弋阳县、贵溪市、余江县,融合三清山-灵山、龙虎山-龟峰、武夷山等景区共同建设内陆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协同承接沿海要素和产业转移。 ●景婺鄱开放合作廊 以景德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紧密联动乐平市,带动婺源县、鄱阳县,共同保护饶河流域生态环境,共同建设融陶瓷文化、赣鄱戏曲、茶文化和徽文化建筑为一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区,建设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景万鹰开放合作廊 依托济广高速公路,鹰厦、皖赣铁路,国道等综合交通体系组成的开放通道,推动万年与鹰潭、景德镇联动发展,共同培育景鹰“产业-创新-城镇”联动发展带,共同建设鄱阳湖平原农产品主产区。 ●京福沿线开放合作廊 依托京福客专,德上、德昌、德婺、上武、上万高速公路,国道等综合交通体系组成的开放通道,推动婺源、德兴、万年融入上饶半小时经济圈,共同打造生态文化国际旅游圈。 赣西●要打造“三带”“两区” 规划提出,赣西地区要承东启西打造“三带”“两区”。 A、沪昆高速城镇密集带 以新余、宜春和萍乡中心城区为复合中心,引导城区与毗邻县(市)和周边乡镇融合发展,促进相向发展、同城发展和一体发展。以重点开发的城镇为主要支撑,以加快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重点,沿沪昆线逐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三层次城镇化体系,构建新型城镇示范带。 B、打造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 按照“四组团十节点”的城镇格局和“一廊两线”的生态景观布局,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产业聚集带和生态景观廊道,成为湘鄂赣都市圈天然后花园。 C、打造昌栗高速产城融合带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按照“资源集聚、项目集中、产业集群”,确定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形成相互竞合互补的产业布局和产城融合格局。 同时,打造“丰樟高”县域发展示范区。依托丰城、樟树和高安各自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对接赣江新区,融入昌九都市圈,实现三市基础设施对接、功能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并分别迈进中等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副中心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打造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 立足湘赣两省,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连接长江经济带,把湘赣交界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基地。规划期建设浏阳-上栗共建区、醴陵-湘东共建区、浏阳-铜鼓共建区。 产业对接赣东北●旅游品牌体系 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龟峰+万年神农源等=中国最美旅游区和赣东北旅游品牌体系 ●公交一卡通: 赣东北地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之间 优惠互享:老年人乘车、公园门票、旅游观光门票、电影票等 ●特色旅游线路+无障碍旅游圈: 1.上饶-三清山-婺源-景德镇-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神农源-鹰潭·龙虎山-龟峰-灵山-上饶“世界瑰宝景上鹰”极品旅游线路(国际级) 2.龙虎山-葛仙山-灵山-三清山道教文化修身养性旅游线路(国家级) 3.三清山-婺源-瑶里-鄱阳湖湿地公园-武夷山-铜钹山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国家级) 4.景德镇-神农源-龙虎山陶瓷溯源、道稻寻根旅游线路(国家级)等 赣西●我省将组合赣西旅游大联盟 规划提出,重点抓好旅游、文化、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物流、电商、金融、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全省服务业高地。 组合赣西旅游大联盟,推动宜春明月山和三爪仑、新余仙女湖、萍乡武功山深化合作、差异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把赣西打造成全省、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挖掘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实施赣西文化品牌创造战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创新力。 城镇体系赣东北●推进广丰城区、上饶县城、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信州城区的空间融合和功能整合,到年上饶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万人左右。 ●推动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高新区、陶瓷工业园、昌南拓展区的融合发展,到年景德镇中心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 ●推进信江新区建设、月湖新城和高新区扩容提质,到年鹰潭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 赣西●宜春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城市定位方面,新余将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打造国家光伏产业、金属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和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基地,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中部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区、中小智慧城市样板。 宜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生态文明和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全省低碳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宜居城市、国际知名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 萍乡则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创建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城市、生态人文旅游城市、湘赣合作先行城市、江南特色海绵城市。 ●推动万载、上栗“撤县设区”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原则,做大中心城区规模,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适时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推动万载、上栗“撤县设区”。 ●推进赣西公共服务同城化 我省加速推动赣西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重大基础设施衔接,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构建赣西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完善跨设区市客运和交通网络体系,健全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推动赣西公共服务同城化。强化赣西区域“同城效应”,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畅通,资源异地共享,优势近邻互补。大力推进赣西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发展;努力推动赣西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区域统筹和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着力推动赣西公共应急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公共安全防控无缝对接;探索建立科技教育信息资源联网和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支持联合设立产学研孵化基地,共同打造江西省职业教育园区。 我省将支持构建以新余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域的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打造全省跨区域转型合作样板示范区;支持宜万同城发展,形成宜春-万载组合型中心城市,打造宜万工业走廊;支持丰樟高三地融入昌九都市圈,对接赣江新区;支持萍乡加快布局建设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湘东园区和上栗园区,推进湘赣边际城市区域合作。 基础设施赣东北◆铁路 加快九景衢铁路建设、皖赣铁路浯溪口改线段工程,开工建设昌景黄铁路,开展杭昌城际铁路、六安景铁路前期工作,研究推进鹰潭至景德镇城际铁路、灵山-上饶市-三清山-德兴-婺源旅游观光小火车、鹰潭现代有轨电车和广丰-上饶高铁站轻轨项目。 ◆公路 建成上饶-万年高速公路、贵溪至资溪高速公路、湘官一级公路,加快景德镇绕城快速通道建设,开工建设德上高速皖赣界至婺源段、沪昆高速玉山至东乡段扩容工程等项目,启动上饶-江山-丽水高速规划研究工作。 ◆水运 实施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双港航运枢纽、界牌至双溪渠化航道配套整治工程、双溪至褚溪河口湖区航道整治工程;推进鹰潭港、乐平港等港口建设;推进万年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鄱阳港码头、余干货运码头、景德镇港良港综合码头工程,以及广丰、玉山、铅山、西瓜洲等游客码头建设。 ◆民航 建成上饶三清山机场、迁建景德镇机场、建设鹰潭机场,开工建设婺源、鄱阳、乐平、玉山等基地通用机场,以及余干、德兴、万年等一般通用机场。 ◆枢纽 续建上饶综合客运枢纽,扩建鹰南综合货运枢纽、高桥综合客运枢纽,新建鹰潭、景德镇综合客运枢纽站和上饶公路货运枢纽。 赣西●规划建设赣西各主要景区间旅游公路 规划提出,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以航空和水运为辅,加快建设赣西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提升“新宜萍”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 ◆民航水运 推进赣西通用机场建设,增开连接国内主要城市航线航班,构筑高效快速的赣西航空经济圈。依据长江水系运输网建设规划,建设赣江高等级航道,使之成为联结长江的黄金航道。加快重点港口(码头)建设,推进赣西码头联合经营,深化与南昌港、九江港等长江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 ◆铁路 加快沪昆高铁沿线的配套建设,规划好与高铁配套的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昌吉赣客专线,规划建设赣西城际铁路,加强新宜萍城镇内部及与周边城镇群的联系。进一步完善铁路口岸作业区,扩建标准集装箱堆场以提高堆放能力。 ◆公路运输 提高高速公路通达程度,加强省际、县际、乡际公路改造和乡村道路连通工程建设,解决县乡公路断头路及与周边省、市路网的连接。规划建设赣西各主要景区间旅游公路。 亲们,看完了未来五年的规划 每个城市都在 努力变得更好 更适合居住 一起加油和一起期待吧! 你认为哪个城市将会变的更好呢? 赶紧投上一票 支持你喜欢的城市吧! 来源:江西日报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白癫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