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饶河农场的建设者。这片土地上有着他们不可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考验,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爱的奉献 刘姣玉,女,哈市第十六中66届初中毕业生。年10月20日到22团6连。年冬调到18连。年调回到六连。年调到15连。年调到开发公司。年5月退休。 “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有首歌这样唱的,缘份让他和姣玉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他们一起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时光匆匆匆匆溜走,美女变成了老太婆,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他也变成了糟老头,他们俩经过了年轻时艰苦的岁月,现在虽然老了,但是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情谊。 缘份把他和姣玉分到哈尔滨市第十六中一年九班,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相识,度过五年的学生生活。开学上课没多久,他被班里同学选为劳动委员,负责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学校的各项劳动和打扫教室的卫生。 有一次,姣玉和班里的女同学到他家通知假期里要开展一次图画比赛,他没有在家,刚一出门见到他回来,姣玉就问:“你到哪儿去玩了?”他笑了笑说:“没有去玩,我去给我姥爷家挑水去了,又给邻居的孙爷爷,王奶奶家顺路各送去一挑水。”他还挺孝敬老人的,又关心他人,是个有孝心的男孩,给姣玉留下了好的印象,她愿意协助他完成各项班级的工作。 巧得很,毕业前最后的假期,老师把他和姣玉等四五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到姣玉家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学习之余互相了解家庭的背景,也共同探讨同学之间的理想和志向。 在学校组织学生下乡劳动锻炼的活动中,不断增强了他们吃苦耐劳、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与劳动者打成一片的思想品质。初中三年级时,学校组织各班级到哈尔滨市郊区新发区万家公社的一个生产队去劳动。 一天到谷子地拔杂草,回村屯路上,路过万家水库的一条小分渠。男女同学对分渠上的小水闸产生了兴趣,不知谁说:“看谁能拔开这水闸?”男同学纷纷走向前,这个同学拔开了,那个同学没有拔开,轮流试一试,他也上前去拔水闸,结果没有拔开。有个女同学看见,说了一句“你这劳动委员不行,没劲。”引起在场男女同学哄堂大笑。姣玉早就围到跟前看热闹了,“让开”姣玉一边说,一边伸手握住水闸上部,不费力气就拔开了,得到女同学的赞美,女同学中再没有敢上前试一试的,姣玉的力气和健壮的体魄让他也非常羡慕。 姣玉从来不打扮自己,朴素自然的容貌,让他印象深刻,他与几个男同学在水草甸里玩时,采集一把马兰花,上路走时,看到姣玉和几个女同学一起走过来,姣玉说:“这马兰花真好看,”他说:“你喜欢,就送给你好了。”姣玉高高兴兴的接过他递过来的马兰花,心里很开心。 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毛主席老人家一挥手,让我们这些革命小将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减轻城市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到农村去,到兵团去,都是人生选择的道路和志向,决定我们这些知识青年的人生命运。 他是应该走的学生,姐姐和哥哥已在哈市工作。没有理由留城,(农村56年随父母去过),只有带头到兵团是唯一的选择。她的条件是完全可以不离开这座城市,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哈市道里区分片成立“专案调查组”她是学校里抽调的一名学生代表。在这个“专案调查组”里有一位复转军人,比她大不几岁,当兵多年没有成家,多次向她表达留在他的身边的语言和情意。姣玉记得有一天下午刚到专案调查组的办公室,外边就下起了小雨,出去办案调查不方便,这位复转兵一会买回来一些糖块和瓜子,往桌上一放说:“小刘,我给你买的,快吃吧!”姣玉只是笑了笑,不动手,这位复转兵只好向其他成员说:“大家来吃糖。”边说还边把他的钱包打开,有意在大家面前拿出一沓十元人民币摆弄,还说:“小刘,学校开始动员到兵团和农村去,现在哈尔滨市工厂一律不招收工人,大专中专学校也不招新生,我有熟人安排一两个人的工作没有问题。”姣玉明白复转兵说话的意思,她当时就回答说:“我已经有对象了,我们要一起到兵团去。”就在姣玉准备行装时,这位复转兵仍然放不下,到了姣玉家中看望,当看见他在姣玉家时,这位复转兵只好说:“小刘,祝福你们。”说完就走了。她的姐姐也劝姣玉说:“你的年龄也不小了,就让你姐夫在省军区大院内介绍一位现役军人就可以不用下乡了,弟弟们还小,你也好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她没听,也没想那么多,因为她深爱着他,想一生一世在一起,永不分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和他在一起就是幸福,她帮助他办理了到兵团的一切手续。当儿女远离了家乡,怎么能不让知青的爸爸妈妈日夜思念,这是城里千家万户知青家长的现状,也成了他们的一种惦念。 到了22团6连,她和他在各项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受到老同志和知青的认可,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工作。 她记得在猪号班工作时,被领导安排同哈尔滨青年程恩秋去友谊农场参观学习有关养猪的技术,那时道路是土路,冻土刚刚融化,加上又下过雨,车辆没办法通行。她同程恩秋就从六连步行到农场场部招待所,第二天又从场部开始踩着泥泞的路面前行。中途在西林子一家大车店式的旅店休息一会,又继续向前赶路。路上程恩秋走得快,她说:“不要走快了,防止脚磨出水泡。”脚下鞋粘满稀泥,有时停下将稀泥刮掉继续走,一天步行30多公里,总算到了饶河县农场招待所报到。 兵团连队不允许知青们谈恋爱,领导怕他们在一个连队影响不好,又将她调到新建18连担任排长工作。 她在新建连队负责一个男农工班和两个女农工班,知青的生活管理和工作安排。按着连队领导的要求,她带领和组织这20多位上海、北京、哈尔滨的知青建点劳动。为建队开荒排除障碍、砍树根、捡塔头、托土坯,同女知青到挠力河边割草,冬季打大口水井,上山伐木头,各种工作她都带头走在前面。 她知道他担负工作是忙,只要休息就回6连看望他。从18连到6连近七八公里路程。经过半截河,河面上架了几根树木杆就是桥。走的是杂草丛生,人踩出来又不经常走的小道,每走一步心中呼呼直跳,非常害怕。走到6连的田间路上才让她心平静下来。 有一次她回到6连,从同学们那里得知连队分了他一张购买手表的票。她见到他就问:“有了购买手表票,怎么没有看见你带手表?”他不好意思地说:“钱让我邮给家里一些,去饶河县采购物资时吃饭花了一些,你在新建连队住宿舍潮湿,给你买了一块羊毛床毡,买表的钱就不够了。”姣玉说:“你把表票给我吧!”姣玉拿着表票走了。过了一会,手里拿了一块上海牌手表回来,递给他说:“多人吃饭,别误点开饭!” 姣玉在18连的第二个冬天,上山伐木时遇到了险情。“排长,树搭掛了!”上海女知青小张喊她。她壮着胆子,上前同小张排险。她没有伐木摘搭掛的经验,正在观察怎样处理时,掛树的树头突然掉了下来,她不知道往哪里跑,跑也来不及了,只好蹲下躲。就在她蹲的一瞬间,掛树上部的主杆横倒在她的眼前,小树枝落到她的头上,真幸运,没有砸到她,她起来时也顾不得害怕了,赶紧找小张,一看小张也没事,她才松了一口气。后怕让她夜里常常做恶梦,如果在生产作业中出现事故,自己负有责任,自己会内疚一辈子,生产经验太少了,排长的责任太重了,心里沉甸甸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来这里就是为了和他在一起,她选择了结婚。结婚后,她回到了6连,边工作,边承担家中一切家务,孝敬老人,抚养和教育后代成长,做一个好媳妇,好母亲。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在这简单幸福的日子中溜走,转眼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都出生了。 这时大批知青开始返城了,不想回城吗?不是心里话,做梦都想回城。在这期间,姣玉回哈尔滨探亲,弟弟回城接了父亲的班已安排了工作,姣玉也到了父亲的单位了解和咨询返城的手续办理,单位安置办的一位领导答应了她,只要拿点钱打点一下就可办理回城。可是他回城的手续没有着落,他没有接收的家庭条件,更没有接收的单位,只有一条路,办假离婚,一个人先带孩子回城,一个人带孩子留在农场。姣玉回到农场和他说了解和咨询返城如何办理手续的情况。他说:“你能回去就回去,我没有条件回去就留在北大荒一辈子。”她说:“当初是我帮你办理来这里的一切手续,不能把你一个人扔在北大荒,我要和你在一起,不返城了!” 至今回顾往事深深感动他,他觉得欠她太多,为了工作他很少照顾家和孩子。她为爱付出自己的一生为北大荒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像老铁兵,转业官兵,66.3转复军人开发建设北大荒一样奉献着她的青春年华。 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少时夫妻老来伴,她的幸福不在财富中,不在权势中,不在名声中,她的幸福就是和他在一起,一起简单幸福地过着普通平凡的日子。谦让,宽容是他对她为爱奉献,让她幸福最好的回报。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ls/74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