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药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唐庆雄,年生于庄河蓉花山镇,曾就读于庄河第一初中、安东高中,年毕业于辽大中文系。工作后历任丹东市四中教师、民政局干事等职,先后担任市政府办副处长、市委办综合处处长、市文化局副局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现已退休。 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全面展开,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上积极会战,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主动游击,使侵华日军手足无措,力不从心,精疲力竭。为了抽调部分关东军入关作战,就必须巩固东北侵华基地,强化殖民统治,实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集团部落”和“三光政策”,切断隔离抗日联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进行分割、追剿、消灭,致使抗联弹尽粮绝,人员逐年锐减,领导干部损失严重,陷入困境。从年夏起,第六军一师师长马德山和政治部主任徐光海,第四军副军长王光宇和第一师师长张相武,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王克仁和三师师长李文彬,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和副指挥侯忠国,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第十军军长汪雅臣和副军长王忠喜等一批军师长战死。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曹亚范,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刘曙光,第四军军长李延平被叛徒杀害。第一军一师师长程斌,第二路军政治部主任宋一夫,第八军军长谢文东,第九军军长李华堂,先后叛变投敌。到年末,抗联3万大军剩下不足人。 东北抗日联军进入艰难时期。 一、建立南、北野营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救治伤病员,求得休整补充,希望通过苏联远东军同中共中央取得联系,抗联被迫无奈零散地撤退到苏联境内,以求保存势力,培养干部,准备再战。 苏联远东军对越境的抗联人员采取慎重和为我所用的态度。抗联人员只要越境,一律解除武装,分别押送到互不通信息的农庄进行审查。有的被遣返,大部分留用,经过整训,组成小分队,派遣回东北,对日军进行侦察。年,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因战斗失利率队进入苏境。远东军将随其入境的第六军军长戴洪宾和第十一军军长祁志中及千余人的队伍解除武装,大部分人员通过新疆遣返回国。赵尚志、戴洪宾和祁志中按“越境犯”处理,相继扣押。 远东边防军也一样,凡入境者,“不问其是谁,照例解除武装之后,行动受严格监视”,并要“严格遵守边防军规定和指示行动”,离开边防哨所时,队伍徒步行进,“由边防军派人员驾马车押送我们的武器在先头行进,全副武装的红军士兵带着好几条军用犬跟着。”⑴ 第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周保中得知此事后,多次给远东军内务部长王新林⑵写信,要求把这些人遣返给抗联。年7月23日,周保中在信中说:“以前越境的游击队员,按照我们送去的名单,请求你审查清理,编队发给武器,由赵尚志带回来。”同时,对远东军不经抗联领导同意,无条件利用抗联人员返回东北作侦察进行了抗争。 年底,进入苏境的抗联部队,在远东军的帮助下,建立了南、北两个驻屯所(或称训练处),将分散在各地抗联人员组织起来,便于统一领导和管理。抗联习惯称其为野营。 周保中与妻子王一知 位于黑龙江下游南岸的称北野营。主要由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直属队、第一支队和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余人和第三支队余人组成,共人。远东军派大尉杨林和两名上尉军官协助管理后勤等事务。位于海参崴与双城子之间的一个山区小火车站附近的称南野营,由第二路军柴世荣率领的第五军一部和周保中从苏边防军审查后要回来的第二路军一部及第一路军警卫旅88人组成,共多人。双城子驻军机关瑞金中校负责同野营联系和军事训练及后勤供应。 因为野营领导人周保中、张寿篯⑶常驻伯力,野营的日常工作由杨林主持。行政教育由野营自理。 野营时期,抗联人员主要任务是抓紧军事训练和政治文化学习,提高军政素质,以备返回东北再战。因此,野营要求全体指战员要尽心讲求射击原理和法则,研究步兵作战经验,学习训练手枪、轻重机枪、掷弹筒、狙击炮及各种武器的构造和原则,练习瞄准和实弹射击。周保中对野营领导干部训练学习提出了严格要求。他在指示信中说:“要知道,战斗的要诀在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达到战胜的目的。无论现在兵器如何发达,步兵作战仍居主要地位,而步兵部队唯一的战斗手段依靠射击。” 野营军事训练均由苏联军官任教,训练的主要科目从队列、刺杀、投弹、射击开始,后增加爆破、防化、反坦克等。夏季在黑龙江练习游泳、武装泅渡,冬季的滑雪是必修课。年春,从北野选调20人组成无线电报务训练班,由苏军一位大尉任教。6个月结业后又办了第二期训练班。7月初,从两个野营选送60名(其中包括12名女兵)移驻伯力郊区一所营房,着苏军军服,佩苏军领章和帽徽,由一名苏军少校训练跳伞,先学了一个星期的地面基本动作,第二个星期就练习从跳伞塔跳伞,这个练习使大家兴致很高。 野营指战员对政治文化学习的要求非常迫切,因为在东北长期游击斗争的环境中,很少有学习时间。周保中、张寿篯、冯仲云等在伯力开会期间,每隔十天半月就到野营巡视、讲课,进行政治教育。目的最重要的是巩固革命思想,增加革命信念和积极性。 那时抗联得不到我党的正式文件,野营只能从远东军搜集到我党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刊登的《中国共产党对苏日中立条约发表意见》一文,作为重要政治教材。通过学习使指战员了解到苏日条约没有限制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独立正义的对日作战,并根据苏联的国策,深信苏联是会继续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指战员开阔了眼界,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政治学习主要内容: 1、中国革命历史、政治经济学、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活和现行政治制度;2、社会发展史与阶段斗争史;3、中国工人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农民问题、中国国民党与三民主义、共产党与三民主义的区别与前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阶段及其发展,东北游击运动的经验教训及其前途;4、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的生长与侵华战争……5、两个世界——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6、在游击队中的实际的政治工作办法方式问题;7、秘密工作方法。⑷ 同时,抗联也抓紧学习文化知识,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将指战员编四个班,其中中文班三个,俄文班一个。文化课以学政治读物办法学生字。第一班以联共(布)党史为课本,第二班以普希金故事为读本,第三班主要学生字。到年初,全部扫除文盲。俄文班的都能较流利的说俄语。 从上述学习内容看,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怎么会是一支由东北军的残余和土匪组成的乌合之众?直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中央将抗日联军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三大主力之一,与八路军、新四军并肩参加阅兵式后,那些充满傲慢与偏见的人才闭上嘴,再也不信口雌黄,颠倒历史了。 抗联野营时期,是苏联卫国战争最困难时期,国内供应非常紧张。野营粮食是按官兵不同级别供应,平均每人每天只有一公斤面包。副食以汤为主,即大头菜、西红柿汤。早饭每人一碗沙糖水或红茶水。按苏军定量标准已经相当高了。但是,关东大汉多数吃不饱。为此,野营领导要求每顿饭前检查指战员腰带系得紧不紧,不紧的要受到批评。这就发生战士推举三人向野营主任杨林交涉,要求增加面包定量事件。抗联领导对此提出批评,要求指战员充分理解体谅苏联的困难。为此,北野营党支部还召开党团员大会,一致通过了正确对待苏联供应问题决议案,号召全体党团员不仅要拥护苏联政府提出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还要与不良倾向作无情的斗争。 抗联领导人认识到要改善部队供应状况,解决吃饭问题,必须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年4月8日,周保中在给崔石泉(即崔庸健)、冯仲云及野营党支部的信中强调,一定要搞好春耕。他说:“春耕工作非常重要,请你用各种教育说明、启发大家同志自觉行动,提高积极性和热忱,无论如何多种一些,千万不可以迟误。” 当年,北野营开荒种地余亩,秋后收获马铃薯袋,白菜、萝卜、黄豆、西红柿等样样不缺。养猪10头,捕鱼余斤。第二年开荒余亩。周保中还给留在东北虎饶地区的刘雁来小部队写信:“我处目前需要下列各色种子:红皮大萝卜种子(约种一亩多地的)、山东白菜子(约种半垧地的)、东三省白菜子(约种五亩地的)、鸦片烟子(约种一垧地的)、大青筋黄烟子(约种五亩地的)、韭菜子两碗、灯笼辣椒子两碗、山东大葱子四碗。”⑸周保中要求他把这些种子务必在3月10日前派通讯员送到野营。 二、坚持中共领导原则不动摇 年,中共满洲省委撤消后,第二年4月,东满和南满省委自动合并成立南满省委。此后,北满、吉东、南满三省委仍然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统一领导。 年11月,远东军曾经同部分抗联领导人谈到抗联领导关系问题,认为抗联应归联共领导,因为我们同是共产国际大家庭兄弟,抗联目前又面临绝境,这样做是唯一出路。抗联领导不同意这个意见,以等周保中到达伯力后再讨论为由,予以回绝。 11月20日,北满、吉东省委和抗联领导人准备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抗联面临困难问题。在中共中央代表不能参加这次会议时,远东军与抗联联系人王新林提出这次会议由远东军主持。周保中、张寿篯认为这是直接干涉抗联和东北党内部事务的性质,予以否决。但是在寄人篱下的情况下,没有远东军的帮助会议是开不成的。所以,周、张同意王新林只能以“代理指导者”的身份来召开这次会议,原因是:“第一,东北游击运动,不论其现在情势如何,它是中国共产党整个革命斗争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党组织领导的游击运动,游击运动的一切问题,必须由党组织决定。第二,东北游击运动接受你的直接领导,这是属于临时的特殊状态。第三,……中国东北共产党组织必须依照中共党的战略和策略的意义,去进行自己的工作规定。”⑹ 会上,远东联共代表和远东军代表以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反法西斯共同性,对日作战的一致性为理由,提出抗联即已没有必要保持原来的系统,主张抗联同苏联远东军合到一起,由王新林公开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直接指挥东北抗日游击运动。他们认为“东北抗日游击队没有远东军帮助是不可能和日寇斗争的。”苏方这种大国沙文主义和取消主义观点,遭到周保中等大多数抗联领导人的强烈反对。周保中明确表示:“接受远东红军的临时指导以来,我有一贯到底的坚固立场,我把脚立稳在地上,我没有把头挂在天上,我认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现阶段,民族解放斗争必须彻底进行下去”,远东军“应该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援助各国人民革命,更加尊重各国共产党的独立性。”⑺ 对此,王新林气急败坏地拍桌子同周保中大吵大叫,坚持己见。周保中寸步不让,以理相争,最后不得不责成远东军负责将双方不同意见同时报共产国际裁决。 周保中(左4)李兆麟(右3)与苏军合影 年初,苏联西方战线吃紧,为了确保东方战线稳定,避免两面作战,怕抗联在边境活动引起事端,远东军司令员易人,由阿巴纳申科大将接任。王新林也调离现职,委派新的抗联联络员(抗联仍称其为王新林)。3月中旬,新上任的王新林在伯力为抗联领导举行便宴上正式宣布,共产国际完全同意周保中同志的意见,并代表苏边疆党和远东军对中国同志表示慰问和钦佩之意。就远东军个别人过去的错误主张向抗联同志赔礼道歉,一再申明不干涉中共党组织。阿巴纳申科大将公开表示:“不同意前任远东方面军对待抗联同志那样作法。”⑻ 游击斗争失利,抗联虽然端人家饭碗,但在原则问题上,并没有受人管,不忘初心,坚持抗联大旗不倒,最后还赢得了苏联上级领导的支持,这就为东北党的统一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使抗联成为中共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支不可动摇的大军。周保中在维护党的独立性,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原则立场,光可鉴人。 三、成立抗联教导旅 年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折,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开始全线反攻。太平洋战争暴发,日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在这样大好形势下,抗联领导人“估计到东北人民解放的远景和东北游击运动的实际情况和出路”⑼,非常需要把目前分散在南、北野营和在远东集体农庄及派遣回东北做侦察工作的抗联人员全部集中起来,组织一个整训性质的机构,名正言顺地让抗联自己管理自己,请苏军派出教官负责训练,培养军政干部,进一步提高军政素质,为将来解放东北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兆麟夫妇与孩子 这个想法得到苏联的支持。年7月16日,远东军情报部门负责人王新林等人通知抗联野营领导“将现有的南北野营扩充整理,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现在东北活动的各部亦编入教导旅。”中共党组织与政治路线不变更,今后不但不限制独立活动性,而且加强独立性。旅以下主要军事政治干部由现有的东北抗日联军游击队干部担任。⑽ 7月22日,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阿巴纳申科大将在伯力接见了周保中、张寿篯,并以红军司令部名义发布命令,委任周保中为教导旅旅长、李兆麟为政治委员,并作如下指示: 1、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中国旅)的成立,在于培养中国东北各省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军事干部,“一旦满洲大事变转处于新环境时,中国特别旅应起重大作用,成为远东军与红军之连锁”,使东北人民从日寇压迫下解放出来。因此,教导旅必须加速训练,完成任何时期的战争准备。 2、经过教导旅培训的军事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不但会领会战略战术与游击运动的原则、原理与经验,同时必须精通现代各种兵器技术技能。 3、必须特别注意构成战斗的精神系统的通讯联络,培养数目众多的无线电通讯技术干部。 4、旅的全员,应是将来东北建六个军之基干,希望努力完成此项任务。⑾ 这时,原驻防东北饶河县东安镇的伪靖安军二团二营六连士兵71人起义入苏。苏方决定将该部人员编入教导旅。8月1日,抗联野营正式编为教导旅,并进行以下改编工作: 1、扩充兵员,总兵员达人,其中抗联人员名,其余为苏军人员。 2、充实干部力量,调配苏军军官到教导旅工作。编为旅、营、连三级,共编四个步兵营,一个无线电营,一个迫击炮连。每个步兵营辖两个连,即一个中国连,一个苏联连。每连3个排。 3、旅、营、连三级的正职由抗联干部担任,副职由苏军官担任,各级都配有翻译军官。 4、武器装备按苏军步兵装备配备。每排有机枪1挺,每班有冲锋枪2支,其余为步枪。 5、服装按苏军陆军服装配发。 6、抗联排以上干部授予军衔,薪金与苏军同级军官相同,副排长和班长授予军士衔。 李兆麟夫妇与周保中(左) 教导旅的干部任命是:旅长周保中,政治副旅长李兆麟,副旅长石林斯基,参谋长杨林(沙巴尔钦科),副参谋长崔石泉。第一营营长金日成,第二营营长王效明,第三营营长许亨植(后由王明贵继任),第四营营长柴世荣。授军衔时,周保中为少校(一年后升为中校),李兆麟为少校,金日成、安吉、王效明、金策、冯仲云、柴世荣、季青、姜信泰、崔庸健为大尉(一年后崔升为少校),连长和指导员为上尉,排长多为中尉,其余为少尉。庆祝教导旅成立大会召开后,阿巴纳中科大将检阅了教导旅,并授予正式番号:苏联红旗军步兵独立第八十八特别旅,对外番号:8步兵特别旅。 年9月13日,教导旅召开了全体中共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崔庸健当选为书记,金日成、金京石为副书记。会上,周保中对于支部局的建立作了原则说明,新建立的抗联教导旅的委员会名称定为“独立步兵旅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亦称东北党委员会),特别支部局要执行中共政治路线,对原有的中共东北党组织关系不变。 抗联教导旅建立后,经过休整补充,继续派遣小部队返回东北进行游击斗争,主要是寻找收拢与抗联各路军总指挥部断绝关系而失散的第一路军部队;慎重少量地征收新队员;担任交通联络,护送出入境人员;在指定的区域内对敌人的军事设施、兵力配备、部队调动、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侦察。从年春到年8月,派遗出小部队30余支,共计余人。第三军四师三十二团团长李明顺曾多次被派遣返回宁安、穆棱一带进行军事侦察,利用有猎户进山执照的合法身份,弄清了宁安卧龙屯日军飞机场位置、飞机数量,返回后将这些情报送给苏军。年8月,苏军出兵进攻东北时,准确无误地将该机场全部炸毁。 几年来,抗联指战员为侦察日军军事情况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献出了生命,仅南野营在年夏季就有20多名战士为执行侦察任务而牺牲。 四、为返回东北战场作准备 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达成了对日作战的秘密协定,苏联保证在对德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6月,抗联教导旅利用无线电广播听到了党的七大召开和七大报告的精神,组织指战员认真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军事上要迎接抗日大反击战斗。 为了重返东北战场,再书辉煌篇章,东北党委员会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军事训练。6月2日,教导旅领导人在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普尔卡耶夫大将帮助下,制定了抗联在反击行动中的五项方针: 1、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东北党组织和抗联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指导下,参加反击东北作战。 2、扩编东北抗日联军队伍6-10万人,准备长期抗日武装斗争。 3、发展全民族统一战线,恢复东北抗日救国总会。 4、恢复中共东北党委会对各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和开展地方的抗日斗争。 5、中共东北党委会要与中共中央迅速取得联系。 为了切实做到在大反攻作战中,自觉听从指挥,由周保中起草,经东北党委会讨论修改的《政治备忘录》《组织备忘录》和《行为备忘录》,印发给指战员人手一册,随身携带,以规范其行为。《备忘录》主要内容是要求抗联指战员坚定立场,遵守纪律,尊重人民,团结同志,规范行动,谨防金钱酒色引诱。其中《行为备忘录》是: 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女色涤迷你; 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 小心走狗叛徒暗算你,小心法西斯忒杀害你; 小心华衣丽屋拘住你,小心偷安懒惰坑了你。 为了适应新形势,迎接新任务,东北党委会进行了改组。 九一八事变后,原在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创建的武装,参加了东北抗联的战斗序列。东北抗日联军实际是中朝人民联合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朝鲜同志要配合苏军反攻朝鲜,组建朝鲜劳动党,所以,他们不能担任中共东北党委会的职务。改组后,一部分人组成朝鲜工作团返回朝鲜。经选举,金日成为工作团团长,崔庸健为党组书记。崔原为东北党委会书记,反攻东北后要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和移交党的关系,暂不能返回朝鲜。党委会决定,朝鲜工作团的领导工作由金日成全面负责。一部分人组成新的东北党委会,书记由旅长周保中兼任,并决定东北党委会将设在长春,负责东北各地党组织工作。下设13个区委员会,分别由下列同志负责:长春周保中、松江李兆麟、嫩江王明贵、北安王钧、海伦张光迪、绥化陈雷、佳木斯彭斯鲁、牡丹江金光侠、吉林王效明、延吉姜信泰、沈阳冯仲云、大连董崇彬。 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延安新华通讯社广播了毛泽东关于苏联对日宣战的声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宣战和声明标志着抗联将重返东北战场,战胜日本侵略者日子已经到来了。8月10日,教导旅召开了全体指战员反攻东北、配合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的誓师大会。周保中、李兆麟、金日成、金昌哲、张祥在大会先后发言。 周保中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配合苏军作战,消灭日本关东军,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报告,中心是感谢斯大林主帅和苏联红军,在抗联最艰难时,帮助整顿和训练。强调要迅速恢复与中共中央的联系,与八路军、新四军在东北会师。注意服从党中央领导,尊重中央的干部,听从八路军、新四军领导指挥,不要居功骄傲,不要争权,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金日成的讲话,感谢斯大林的国际主义支援,感谢周保中的嘱咐。 金昌哲代表朝鲜战友发言,感谢周保中的领导,称周保中是东北人民敬爱的领袖。周保中当即解释说他不能当东北人民的领袖,东北人民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会派人来领导东北的。⑿ 根据抗联实际情况和抢占东北战略要地的需要,东北党委会、抗联教导旅和远东军司令部共同决定,对一批抗联战士提前授衔晋级,其中中国战士晋升40名,朝鲜战士晋升17名。“同时,鉴于第八十八旅的抗联战士,已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均已具备了共产党的条件。中共东北党委会决定,对于在第八十八旅的抗联非党战士,集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规定不经过候补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⒀后来,这些新党员在抢占要地,接收政权,组建地方党组织,建立武装,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充分说明了东北党委会和周保中的宏图大略和远见卓识,是当之无愧的东北抗战英雄。 五、抢占东北战略要地 年8月26日,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向周保中发出指示:教导旅中国人员要随苏军各方面军占领东北战略要地,并接受驻各城市苏军卫戍司令部的任命。同时,规定了抗联返回东北的任务。 据此,周保中作出决定: 一、抗联指战员在返回东北后,迅速抢占57个战略要地,即12个大城市和45个中小城市。 二、撤销抗联教导旅的建制。抗联干部在各要地的主要负责人,都以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身份出现,每人都发给军官证。 从9月6日到9日,抗联教导旅主力人,在苏联远东军有关方面人员护送下,分四批从双城子机场乘飞机返回东北和朝鲜,占领了长春、哈尔滨、沈阳、吉林、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延吉、北安、绥化、海伦等57个大中城市和县镇。金日成率朝鲜工作团赴平壤。周保中任苏军长春警备区副司令,李兆麟任苏军哈尔滨城防司令部副司令,冯仲云任苏军沈阳卫戍区副司令。也有一般干部和士兵任要职的。王一知(女)任长春广播电台台长。赴满洲里只有刘庆丰上士一人,任苏军满洲里卫戍区副司令。他们分赴各市、县上任后,如鱼得水,立即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摧毁敌伪势力,建党建政,迎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为后来撤退到松花江畔,创建可靠的大后方。 教导旅是在苏军统一作战编制系统中,指战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抗联人员,也是苏联军人。全新的苏军官兵服装和苏式武器,在占领地合法活动。苏军撤出后,他们便顺理成章地以抗联身份接管城市,不费吹灰之力就解散了东北光复后伪满洲国的汉奸、走狗、特务、警察等残余势力组织的各种名目繁多的“维持会”、“解放同盟”、“敌产清理委员会”等反动组织,维持了社会秩序,确保这些地区政权牢牢地掌控在共产党手里。 各战略要地的抗联副司令员们,不遗余力地筹集武器装备,大张旗鼓地发展武装队伍。周保中率队到达长春的第二天,就向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提出要求:“我要扩军,你要支持我们武器啊!”华帅说:“可尽你的力量拿,你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剩下的归我。这是咱们的战利品,我们分用。既然是战利品,中苏友好条约⒁又没有规定将战利品交国民党,所以我只能交给他(国民党)武器库房,交给他们长春市。”他还说““我立即通知所有苏军把守的武器库房,让他们只要见到你的条子,就立即帮你们运。”⒂ 周保中喜出望外,立即向驻东北各战略要地的抗联负责人和当地苏军卫戍区副司令下达十万火急的命令:“抢运武器,扩大军队。”各地抗联人员闻风而动。 王一知回忆说:“我们从长春市运出了大批武器,一连干了几天。”“押送武器时,我们穿的是苏联军服,用的是苏军汽车,国民党武装、警察不敢阻拦。我们利用搞到的大批武器着手建立军队。”到10月15日,仅长春已运出的武器共计有:步枪近6万支,轻机枪余挺,重机枪挺,掷弹筒个,迫击炮20门,山炮野炮5门,弹药1余发。⒃这些精良的武器让从关内闯关东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眼馋得直流口水。 苏军齐齐哈尔卫戍区副司令王明贵上尉得知苏军收缴的日军一个团的武器时,拿着周保中的条子找苏军驻地团长契什科夫提出要求。这位团长二话没说,点头同意。王明贵亲自率队将这批武器运到齐齐哈尔,组建2人的武装,后被周保中任命为嫩江省人民自卫军。 日军投降后,几十万支枪散落在民间,广大群众和抗联老游击队员自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地方武装。抗联人员在各地均以苏军卫戍区司令部的名义进行收编安抚,发委任状。佳木斯苏军卫戍区副司令彭施鲁上尉就收编了由原抗联六军史春儒组织的0余人队伍,编为三江人民自治军一个团。 大部分战略要地的抗联卫戍区副司令都放手发动群众,公开招兵买马。巴彦县抗联人员只有3人,少尉张祥任苏军巴彦城防司令部副司令,几天功夫就发展武装余,成立3个营。 各战略要地从日军库房运出的和收缴武器的方式都大同小异。到9月中旬,抗联教导旅改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时,周保中相继任命了哈尔滨、北安、佳木斯、牡丹江、延吉等地的人民自卫军领导人。到10月中旬,自卫军编制达4万余人。其中,长春地区4个步兵团和两个骑兵连,延吉警备军4个团、蛟河1个团、吉林市1个团;旅大两支警卫队,沈阳一个工人团。一个半月后,自卫军扩大到60余人,输送支援给林彪的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武器可以装备10个师。这对于解放东北贡献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多年来,东北党组织和抗联指战员,曾经不惜流血牺牲,望眼欲穿地盼望同党中央取得联系。9月9日,东北党委会委员冯仲云赴沈阳任苏军沈阳卫戍区副司令时,周保中委托他就近设法与关内联系,力争早日找到党中央。10日,冯仲云电告在长春的周保中:“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的先头部队曾克林已率三千人进驻沈阳。”⒄周保中异常兴奋,立即命令王一知通知长春广播电台火速播出八路军闯关东的消息。同时,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求助,要求派飞机送抗联代表去延安。华帅与这位意志坚定党性极强的部下情投意合,命令驻东北的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备好飞机,先到沈阳接冯仲云、曾克林等飞抵延安。同时,华帅还同周保中商定,派原第八十八旅第一营少校军官卫斯列夫同机前往。冯仲云因为安排崔庸健安全回朝鲜,不能去延安,给党中央写了一封长信,汇报抗联返回东北配合苏军占领战略要地的情况。他“希望中央派人来,越快越好。”⒅ 9月14日,曾克林和苏军代表卫斯列夫飞抵延安。15日,曾克林把冯仲云的信转交给党中央,并汇报了东北情况。这为党中央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当晚,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行重大的战略转变,将原来的“向全国发展”改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原定到南方发展根据地的所有部队和干部立刻停止南下,改向东北挺进。会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赴东北,代表党中央统一领导东北各项工作。16日,彭真等人乘飞机从延安出发,18日抵达沈阳。19日,刘少奇代表中央起草了给各中央局的《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指示》,明确通告全党:“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们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当时,苏军对八路军还不十分了解,有的中下级军官甚至不知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只知道八路军的总司令叫朱德。沈阳社会秩序混乱,又受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约束。所以,曾克林率十六军分区乘客货混编的列车到了沈阳时,苏军士兵手持转盘枪对着车上的八路军,从上午10点到傍晚,吃饭不准下车,连大小便也不准下车。曾克林两次去苏军驻沈阳卫戍司令部交涉,都没有给他面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周保中才有资格和能力向苏军驻东北最高统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提出派飞机的请求,并得到支持。正值国共两党争分夺秒抢占东北的关键时刻,时间就是胜利。周保中的远见卓识和英明决定,为东北解放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在解放战争史上,应当浓墨重彩。 年9月20日,周保中、崔庸健在时任沈阳地委书记冯仲云陪同下,向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汇报工作。崔庸健把东北党的关系、党费和档案移交给东北局。数日后,陈云到达长春,周保中再次向他汇报工作。东北局接受了东北党委会的组织关系,宣布东北党委会予以撤消,所属各地区党组织统一由东北局领导。 年11月30日,周保中领导的东北自卫军与八路军、新四军一起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至此,东北抗日联军艰难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指战员们以新的姿态投入了伟大的全国解放战争。 注释: ⑴⑹⑽⑾《周保中日记》。 ⑵王新林即瓦西里谐音。由于远东军同抗联的联系人叫瓦西里,抗联习惯称其谐音。后来,远东军内务部几易其人,抗联始终称其为王新林。 ⑶张寿篯即李兆麟。为了保密,抗联教导旅成立时,苏军发给抗联教导旅人员的军官证,都改名换姓。周保中改为黄绍元,崔石泉改为崔庸健,张寿篯改为李兆麟。 ⑷⒃高树桥著《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斗争史》白山出版社年 ⑸《周保中给刘支队副雁来同志信》年2月10日《中共满洲省委全宗汇集》。 ⑺《政治问题讨论集》年5月6日《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7第页。 ⑻季青《回忆周保中》未刊稿,辽宁社会科学院党史所存。 ⑼周保中《关于留C中共东北党组织总结状状及改组报告》年9月31日《军档》9、10卷第21页。 ⑿于保合著《风雪松山客》辽宁人民出版社。 ⒀⒂赵素芬著《周保中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年 ⒁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⒄王一知著《八一五前后的东北抗日联军》《辽沈战役》人民出版社年。 ⒅《访问录选编》《冯仲云传》黑龙江地方史文所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ms/125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