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6月3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年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稳定,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同比明显上升,劣V类比例明显下降,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全省自然生态保持稳定,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双增长,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基础性工作更加扎实。 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具体如何一起来看看 ↓↓↓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二级标准。从综合指数上看,滇西北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相对于年,丽江、芒市改善幅度较大,普洱、景洪与去年相比有下降趋势;从优良天数来看,年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1%,香格里拉市、丽江市古城区、大理市、泸水市、芒市、楚雄市优良天数达到%;污染天主要出现在景洪、普洱、临沧、蒙自、曲靖、昆明、玉溪等地区,污染发生的时段主要出现在3月至5月。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较年下降10%,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与年持平,PM2.5平均浓度上升10%,臭氧上升11.4%。年全省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其次为细颗粒物。年,全省降水总体pH平均值为6.34,酸雨频率为2.2%,与年相比,降水酸度、酸雨频率基本稳定。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改善 年,全省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个国控、省控断面中个符合Ⅲ类及以上标准,水质优良,占84.5%,较年提高0.7个百分点;25个断面符合Ⅳ类标准,水质轻度污染,占9.4%,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10个断面符合Ⅴ类标准,水质中度污染,占3.8%,较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6个断面劣于Ⅴ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占2.3%,较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按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类别衡量,个断面中共有个达标,占90.6%,全省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26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中25个符合Ⅱ类标准,水质优,1个符合Ⅲ类标准,水质良好。其中六大水系干流出境、跨界主要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标准,均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全省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优良率为82.1%。符合Ⅰ至Ⅱ类标准、水质为优的占比68.6%;符合Ⅲ类标准、水质良好的占比13.4%;符合Ⅳ类标准、水质轻度污染的占比9%;符合Ⅴ类标准、水质中度污染的占比4.5%;劣于Ⅴ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的占比4.5%。九大高原湖泊中滇池草海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轻度污染,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阳宗海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良好,未能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Ⅲ类,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洱海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良好,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Ⅲ类,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抚仙湖水质类别Ⅰ类,水质优,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Ⅰ类。营养状态为贫营养。星云湖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Ⅳ类。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杞麓湖水质类别为Ⅴ类,水质中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劣Ⅴ类,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程海水质类别Ⅳ类,水质轻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Ⅲ类,营养状态为中营养。 泸沽湖水质类别Ⅰ类,水质优,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Ⅰ类,营养状态为贫营养。 异龙湖水质类别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水质中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湖库单独评价指标总氮为Ⅴ类。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全省47个州(市)级饮用水源地取水点中46个符合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个取水点符合Ⅳ类标准(昆明市柴河水库)。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个符合或优于Ⅲ类标准,2个符合Ⅴ类标准。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为好 年,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为好。其中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为好,区域声环境总体为较好,全省各类功能区昼、夜平均达标率89.1%。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为优 年我省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为优,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全省植被覆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地胁迫和污染负荷较轻微。全省个县(市、区)中57个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占比44.19%,其余72个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占比55.81%。年云南省森林面积.65万公顷,覆盖率为62.40%,森林蓄积量20.20亿立方米,与年相比,全省森林资源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截至年底,全省湿地总面积61.4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40.5万公顷,人工湿地20.9万公顷,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省级重要湿地31处,已建设国家湿地公园18处,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为52.96%。截至年12月底,全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处,总面积为.7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面积.03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38处,面积67.81万公顷;州(市)级自然保护区56处,面积44.13万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49处,面积23.74万公顷。基本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全省共有陆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55.6%,Ⅰ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8种,Ⅱ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占全国的47.2%,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8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种。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白眉长臂猿、印度野牛等25种野生动物和华盖木等75种植物为云南特有或主要在云南分布。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总体呈现“种类多、数量少、分布窄”的特征,分布于云南的亚洲象、滇金丝猴、黑冠长臂猿等动物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全省共分布有鱼类13目43科属种,其中土著种种,外来种35种,全球云南仅有的种,云南鱼类种类居全国第一,约占中国淡水鱼类总数的40%。在种鱼类中,珍稀濒危鱼类99种。中华鲟、达氏鲟、大头鲤、大理裂腹鱼、滇池金线鲃、胭脂鱼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共记录外来入侵物种种4变种,I级恶性入侵类有33种,Ⅱ级严重入侵类有82种,Ⅲ级局部入侵类有99种2变种,Ⅳ级一般入侵类有68种,Ⅴ级有待观察类有种2变种。截至年12月底,全省已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1个,总面积.79公顷。其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总面积.8公顷,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总面积.99公顷。保护的鱼类种质资源有余种以及两栖类、爬行类和水生植物种。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年,全省连续伽玛(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含宇宙射线响应值)全年均值范围为71.2—.4纳戈瑞每小时(nGy/h),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处于正常波动水平范围,重点辐射污染源周围辐射环境水平正常。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在国家“两屏三带”十大生态安全屏障中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的建设任务。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决胜之年,我省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我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和良田沃土,全力推动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hezx.com/rhxfc/7876.html |